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9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意义和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利率市场化和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 | 第19-22页 |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 第19页 |
·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内容 | 第22-25页 |
·利率风险的分类和内容 | 第22-23页 |
·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第3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回顾 | 第25-31页 |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 第25-26页 |
·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 | 第26-27页 |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利率风险 | 第27-31页 |
·银行业务结构上的利率风险分析 | 第27-28页 |
·重新定价风险 | 第28页 |
·基差风险分析 | 第28-29页 |
·银行利润主要来自利息收入,对利率敏感性强 | 第29页 |
·过度依赖传统业务,金融创新能力不强 | 第29-30页 |
·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方法落后 | 第30页 |
·利率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 第30-31页 |
第4章 我国利率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受长期严格利率管制的影响 | 第31页 |
·现行金融法规的制约 | 第31-32页 |
·金融市场不发达,产品结构单一 | 第32页 |
·金融产品无完善的定价机制 | 第32-33页 |
第5章 发达国家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9页 |
·采用利率风险度量模型度量风险 | 第33-36页 |
·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 | 第33-34页 |
·久期模型 | 第34-35页 |
·VAR模型 | 第35-36页 |
·利用利率风险管理方法规避风险 | 第36-37页 |
·资产负债表内管理方法 | 第36页 |
·金融衍生品表外管理方法 | 第36-37页 |
·表内外综合管理方法 | 第37页 |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 第37-39页 |
·利率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 | 第37-38页 |
·利率管理方法的选择 | 第38-39页 |
第6章 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39-44页 |
·加快形成以中间业务和同业业务为主的多元化业务经营方式 | 第39页 |
·以缺口模型为基础,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失衡管理 | 第39-40页 |
·构准确建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 | 第40-41页 |
·建立商业银行内部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 第41-42页 |
·加强利率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 | 第41页 |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风险管理技术 | 第41页 |
·成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和机构 | 第41-42页 |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构建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 第42-43页 |
·完善金融领域的法律规范 | 第42页 |
·加强金融监管,规范监管制度 | 第42-43页 |
·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衍生品创新 | 第43页 |
·加强多种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