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P2P网络信贷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2-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论文创新点第17-18页
2 P2P网络信贷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第18-22页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P2P网络信贷第18-19页
     ·P2P网络信贷风险第19页
   ·P2P网络信贷风险评价相关基本理论第19-21页
     ·金融中介理论第19-20页
     ·信息经济学理论第20-21页
     ·个人信贷风险评估理论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我国P2P网络信贷的风险分析第22-31页
   ·P2P网络信贷的主要运营模式第22-28页
     ·Lending Club运营模式第22-25页
     ·人人贷运营模式第25-27页
     ·宜信运营模式第27页
     ·拍拍贷运营模式第27-28页
   ·我国P2P网络信贷风险第28-30页
     ·信用风险第28-29页
     ·流动性风险第29页
     ·技术风险第29页
     ·道德风险第29-30页
     ·法律风险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我国P2P网络信贷风险的实证分析第31-41页
   ·基于Logistic回归的指标选取与模型建立第31-36页
     ·数据来源和说明第32页
     ·指标选取第32-34页
     ·相关性检验第34页
     ·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第34-35页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与分析第35-36页
   ·基于RBF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与预测第36-40页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第36-37页
     ·基于RBF的人工神经网络第37页
     ·RBF人工神经网络在P2P信贷风险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第37-38页
     ·模型仿真第38-40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防范我国P2P网络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第41-45页
   ·加强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第41-42页
   ·增强对我国P2P网络信贷平台法律的监管第42-43页
   ·O2O模式与P2P模式相结合的运营机制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投资风险研究
下一篇:基于时间序列方法的天气衍生品定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