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银行业的嬗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2页 |
·本文研究拟运用的主要方法 | 第12页 |
·论文框架 | 第12页 |
·本文理论基础与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分类、特征及爆发原因 | 第14-21页 |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第14页 |
·互联网金融的分类 | 第14-18页 |
·第三方支付平台 | 第14-15页 |
·P2P小额借贷平台 | 第15-16页 |
·众筹股权投资平台 | 第16-17页 |
·非银行金融机构小微信贷平台 | 第17-18页 |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 第18-19页 |
·具有“大数据”特征 | 第18页 |
·金融脱媒 | 第18页 |
·信息传递便捷 | 第18-19页 |
·边际效益递增 | 第19页 |
·我国互联网金融爆发的原因 | 第19-21页 |
·外在原因 | 第19-20页 |
·内在原因 | 第20-21页 |
第3章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以美国为例 | 第21-24页 |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 第21-22页 |
·互联网支付 | 第21页 |
·P2P网络借贷 | 第21-22页 |
·众筹融资 | 第22页 |
·互联网银行 | 第22页 |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 | 第22-23页 |
·第三方支付模式逐渐成熟,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 | 第22-23页 |
·P2P平台摸索中前进,但规模与数量都不大 | 第23页 |
·众筹模式获创投热捧,合法身份得到法案认可 | 第23页 |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4页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和挑战 | 第24-32页 |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 第24-28页 |
·客户服务由物理网点转向虚拟网络 | 第24页 |
·传统经营模式面临挑战 | 第24-25页 |
·银行金融中介角色面临弱化 | 第25-26页 |
·P2P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冲击 | 第26页 |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压力不断加剧 | 第26-27页 |
·互联网金融的无序发展冲击传统金融领域 | 第27-28页 |
·互联网金融推动传统商业银行创新加速 | 第28-32页 |
·拥有快速的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应的能力 | 第29页 |
·拥有在客户体验与大数据运用方面的专业能力 | 第29-30页 |
·拥有大平台与大流量优势 | 第30页 |
·互联网金融催生中国金融新生态 | 第30-32页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银行再造” | 第32-39页 |
·传统银行业的应对措施 | 第32-36页 |
·开放包容,平等普惠 | 第33-34页 |
·改变思维,积极创新 | 第34-35页 |
·客户体验至上 | 第35-36页 |
·传统银行业的未来发展 | 第36-39页 |
·更全面的数据资源与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创新 | 第36页 |
·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的打造 | 第36-37页 |
·被广泛认同的服务品牌的出现 | 第37页 |
·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网络金融服务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