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染料及中间体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基于D-π-A型有机染料敏化剂的合成、结构修饰与光伏性能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0页
   ·引言第15页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第15-17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7-20页
   ·染料敏化剂的研究概况第20-30页
     ·联吡啶钉类染料敏化剂第21-23页
     ·金属卟啉类染料敏化剂第23-26页
     ·纯有机类染料敏化剂第26-30页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第30-33页
 参考文献第33-40页
第二章 含有不同供体的锌卟啉类染料的合成与光电性质研究第40-64页
   ·引言第40-41页
   ·实验部分第41-52页
     ·染料的合成路线第41-44页
     ·标准染料-2-O-C8的合成第44-46页
     ·染料JP1、JP2和JP3的合成第46-50页
     ·DSSC器件的制作第50-51页
     ·DSSC器件的性能测试第51页
     ·理论计算第51页
     ·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性质和染料吸附量的测量第51-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60页
     ·光学性质第52-54页
     ·电化学性质第54-55页
     ·理论计算第55-56页
     ·DSSC器件的光伏性能第56-58页
     ·DSSC器件的电化学阻抗谱(EIS)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第三章 不同的杂环作为π-桥在染料的光电性能上的差异研究第64-80页
   ·引言第64-65页
   ·实验部分第65-68页
     ·染料的合成路线第65-66页
     ·染料JP-O的合成第66-67页
     ·DSSC器件的制作第67页
     ·DSSC器件的性能测试第67-68页
     ·理论计算第68页
     ·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性质的测量第68页
   ·结果与讨论第68-76页
     ·光学性质差异研究第68-70页
     ·电化学性质研究第70-72页
     ·理论计算第72页
     ·DSSC器件的光伏性能第72-73页
     ·DSSC器件的电荷注入动力学分析第73-74页
     ·DSSC器件的电化学阻抗谱(EIS)第74-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第四章 吡啶甲酸作为固定基团在DSSC中的应用第80-106页
   ·引言第80-82页
   ·实验部分第82-88页
     ·染料的合成路线第82-84页
     ·染料JA1、JA2和JA3的合成第84-87页
     ·DSSC器件的制作第87页
     ·DSSC器件的性能测试第87-88页
     ·理论计算第88页
     ·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电化学性质和染料吸附量的测量第88页
   ·结果与讨论第88-102页
     ·光学性质第88-91页
     ·电化学性质研究第91-92页
     ·理论计算第92-93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93-94页
     ·电荷注入效率分析第94-95页
     ·DSSC器件的光伏性能第95-97页
     ·共敏化实验第97-100页
     ·电阻抗谱第100-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第五章 D-π-(A)_2构型染料的合成与光电性质研究第106-129页
   ·引言第106-107页
   ·实验部分第107-115页
     ·染料的合成路线第107-109页
     ·染料ZJA1、ZJA2和ZJA3的合成第109-113页
     ·DSSC器件的制作第113-114页
     ·DSSC器件的性能测试第114页
     ·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电化学性质和染料吸附量的测量第114-115页
   ·结果与讨论第115-124页
     ·光学性质第115-117页
     ·电化学性质研究第117-118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118-119页
     ·DSSC器件的光伏性能第119-121页
     ·DSSC器件的电荷注入动力学分析第121-123页
     ·电阻抗谱第123-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9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29-131页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附录第133-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高交联树脂吸附烷烃类蒸汽的平衡与固定床穿透特性及预测研究
下一篇:基于四硫富瓦烯的功能纳米材料和有机自旋电子学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