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56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我国VOCs排放现状 | 第18页 |
·VOCs污染的危害 | 第18-19页 |
·VOCs污染控制方法 | 第19页 |
·VOCs治理常用吸附剂 | 第19-20页 |
·文献综述 | 第20-34页 |
·吸附等温线预测 | 第20-26页 |
·固定床吸附特性及模拟 | 第26-34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4-36页 |
·D-R吸附平衡方程预测 | 第34-35页 |
·固定床吸附预测 | 第35-36页 |
·偏微分方程组求解 | 第36页 |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第36-40页 |
·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研究内容 | 第37-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5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6-64页 |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第56-57页 |
·实验试剂 | 第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实验仪器 | 第57页 |
·实验装置 | 第57-61页 |
·超高交联树脂预处理 | 第57-58页 |
·吸附平衡实验装置 | 第58-59页 |
·等温吸附穿透实验装置 | 第59页 |
·拟绝热吸附穿透实验装置 | 第59-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吸附平衡实验 | 第61页 |
·等温吸附穿透实验 | 第61-62页 |
·拟绝热吸附穿透实验 | 第62页 |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第三章 基于D-R方程的烷烃蒸汽平衡吸附能力预测 | 第64-97页 |
·引言 | 第64页 |
·预测理论与方法 | 第64-67页 |
·多元线性回归 | 第64-65页 |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 第65-66页 |
·预测方法 | 第66-67页 |
·D-R方程模型参数预测的基础数据 | 第67-69页 |
·吸附剂-超高交联吸附树脂 | 第67页 |
·吸附质-挥发性有机物 | 第67-68页 |
·等温吸附平衡数据 | 第68-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92页 |
·D-R方程中参数q_0和E的拟合值 | 第69-78页 |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D-R模型中q_0和E预测 | 第78-83页 |
·烷烃蒸汽的平衡吸附能力预测 | 第83-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第四章 烷烃蒸汽等温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及预测 | 第97-118页 |
·引言 | 第97页 |
·固定床等温吸附过程模型的建立 | 第97-102页 |
·模型假设条件 | 第97-98页 |
·质量守恒 | 第98-99页 |
·传质系数 | 第99页 |
·吸附平衡方程 | 第99-100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100页 |
·模型方程的求解和初始参数 | 第100-10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15页 |
·烷烃蒸汽等温吸附穿透曲线 | 第102-106页 |
·烷烃蒸汽穿透曲线预测 | 第106-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第五章 烷烃蒸汽固定床拟绝热吸附床层温升和穿透特性及预测 | 第118-145页 |
·引言 | 第118页 |
·固定床拟绝热吸附模型的建立 | 第118-124页 |
·模型假设条件 | 第118-119页 |
·质量守恒 | 第119-120页 |
·传质系数 | 第120页 |
·热量守恒 | 第120-121页 |
·吸附平衡方程 | 第121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121-122页 |
·模型方程组的求解和初始参数 | 第122-1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4-141页 |
·烷烃蒸汽固定床拟绝热吸附特性 | 第124-128页 |
·烷烃蒸汽拟绝热吸附床层温升和穿透曲线预测 | 第128-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5-148页 |
·结论 | 第145-146页 |
·展望 | 第146-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8-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
附录A.14种有机物在5种超高交联树脂上的D-R吸附特性曲线 | 第151-159页 |
附录B.等温吸附穿透曲线预测求解程序 | 第159-162页 |
附录C.拟绝热吸附穿透曲线与床层温升预测求解程序 | 第162-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