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1-12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22页 |
·现有密码方案综述 | 第14-20页 |
·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属性基加密(ABE) | 第14-17页 |
·密钥撤销 | 第17-19页 |
·密钥防泄露 | 第19页 |
·双密钥的密码系统 | 第19-20页 |
·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案 | 第20-21页 |
·双加密 | 第20-21页 |
·其他方法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安全数据保护框架和设计目标 | 第22-28页 |
·框架结构 | 第22-24页 |
·设计目标 | 第24-25页 |
·安全模型 | 第25页 |
·预备知识 | 第25-26页 |
·双线性映射 | 第25-26页 |
·决定型双线性Diffle-Hellman假设(DBDH) | 第26页 |
·符号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FGTFDP:云存储数据共享中的细粒度双因素数据保护机制 | 第28-34页 |
·初始化(INITIALIZATION) | 第28-29页 |
·密钥生成(KEY GENERATION) | 第29页 |
·撤销(REVOCATION) | 第29-31页 |
·数据上传(DATA UPLOAD) | 第31页 |
·数据下载(DATA DOWNLOAD) | 第31-32页 |
·数据恢复(DATA REVEAL)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安全性分析 | 第34-50页 |
·安全模型 | 第34-36页 |
·类型-1 | 第34-35页 |
·类型-2 | 第35-36页 |
·安全证明 | 第36-49页 |
·类型-1下安全 | 第36-42页 |
·类型-2下安全 | 第42-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性能评估 | 第50-54页 |
·理论比较 | 第50-51页 |
·实验比较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4-56页 |
·总结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和项目 | 第61页 |
附录3 本文方案实现核心代码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