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9页 |
·太阳电池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 | 第10-16页 |
·简述 | 第10-11页 |
·DSSC的结构和工作机理 | 第11页 |
·DSSC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研究现状(QDSSC) | 第16-20页 |
·简述 | 第16-17页 |
·QDSSC的结构和工作机理 | 第17页 |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QDSSC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第二章 分级TiO_2纳米棒的制备及光电性能表征 | 第29-43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2页 |
·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分级TiO_2纳米棒的制备 | 第30页 |
·SILAR法沉积CdS量子点 | 第30-31页 |
·浸渍法吸附N719染料 | 第31页 |
·共敏化电极的制备 | 第31页 |
·封装电池 | 第31页 |
·实验及表征仪器 | 第31-3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TNR和BTNR的微观结构 | 第32-34页 |
·敏化BTNR、TNR光阳极的光学性能 | 第34-35页 |
·敏化BTNR、TNR光阳极的电学性能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第三章 Ag负载的分级TiO_2纳米棒制备及其光电性能表征 | 第43-56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分级TiO_2纳米棒的制备 | 第44页 |
·Ag负载的分级TiO_2纳米棒的制备 | 第44页 |
·浸渍法吸附N719染料 | 第44页 |
·电池封装 | 第44页 |
·实验及表征仪器 | 第44-4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Ag负载的分级TiO_2纳米棒的微观结构 | 第45-48页 |
·Ag负载的分级TiO_2纳米棒的光学性能 | 第48-49页 |
·Ag负载的分级TiO_2纳米棒的电学性能 | 第49-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基于CdS空心球吸收层的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 | 第56-70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实验试剂 | 第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9页 |
·TiO_2纳米颗粒薄膜的制备 | 第57-58页 |
·空心球的制备 | 第58-59页 |
·空心球/TiO_2纳米颗粒双层结构的构建 | 第59页 |
·量子点敏化 | 第59页 |
·封装电池 | 第59页 |
·实验及表征仪器 | 第5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空心球的微观结构 | 第59-61页 |
·TiO_2颗粒/空心球双层结构的光学性能 | 第61-63页 |
·TiO_2颗粒/空心球双层结构的电学性能 | 第63-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