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42页 |
·隔山香植物的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植物基源及本草记载 | 第13-14页 |
·复方及成药中的运用 | 第14页 |
·隔山香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第14-16页 |
·隔山香药理研究 | 第16页 |
·山芹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植物资源 | 第17页 |
·化学成分 | 第17-21页 |
·药理作用 | 第21-24页 |
·结语 | 第24页 |
·当归属香豆素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24-40页 |
·前言 | 第24-25页 |
·香豆素分类 | 第25-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选题指导思想 | 第40-41页 |
·课题设计 | 第41-42页 |
第2章 隔山香分离提取及结构解析 | 第42-69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2-43页 |
·材料来源于鉴定 | 第43-44页 |
·提取分离 | 第44-47页 |
·石油醚提取部位的分离 | 第44-45页 |
·二氯甲烷提取部位的分离 | 第45-46页 |
·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分离 | 第46-47页 |
·隔山香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与实验数据 | 第47-49页 |
·隔山香化学成分的波谱解析 | 第49-69页 |
·化合物1的结构解析 | 第49-50页 |
·化合物2的结构解析 | 第50-51页 |
·化合物3的结构解析 | 第51-52页 |
·化合物4的结构解析 | 第52-53页 |
·化合物5的结构解析 | 第53-54页 |
·化合物6的结构解析 | 第54-55页 |
·化合物7的结构解析 | 第55-56页 |
·化合物8的结构解析 | 第56-57页 |
·化合物9的结构解析 | 第57-58页 |
·化合物10的结构解析 | 第58-59页 |
·化合物11的结构解析 | 第59-60页 |
·化合物12的结构解析 | 第60-61页 |
·化合物13的结构解析 | 第61-62页 |
·化合物14的结构解析 | 第62-63页 |
·化合物15的结构解析 | 第63-64页 |
·化合物16的结构解析 | 第64-65页 |
·化合物17的结构解析 | 第65-66页 |
·化合物18的结构解析 | 第66-67页 |
·化合物19的结构解析 | 第67-69页 |
第3章 GC-MS分析隔山香挥发油化学成分 | 第69-73页 |
·试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69页 |
·试验材料 | 第69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样品制备 | 第69-70页 |
·GC-MS分析条件 | 第70页 |
·实验结果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4章 隔山香不同部位提取物其抗炎活性检测 | 第73-80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3-74页 |
·隔山香对巨噬细胞RAW264.7 的生长抑制作用 | 第74-75页 |
·高糖DMEM培养基配制 | 第74页 |
·磷酸盐缓冲液(PBS) | 第74页 |
·细胞消化液 | 第74-75页 |
·样品与脂多糖 | 第75页 |
·细胞培养条件 | 第75页 |
·细胞活性测试 | 第75-76页 |
·细胞生长曲线 | 第75页 |
·Alamar blue法考察细胞活性 | 第75-76页 |
·评价标准及统计方法 | 第76页 |
·细胞实验部分结果讨论 | 第76-80页 |
·细胞生长曲线 | 第76-77页 |
·Alamar blue细胞毒性测试 | 第77-78页 |
·抗炎活性测 | 第78-80页 |
全文内容总结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录 | 第92-93页 |
附图 | 第93-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