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选题背景、意义和创新点 | 第10-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 ·本章小节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Petri网原理和相关技术 | 第16-26页 |
| ·Petri网基本概念 | 第16-20页 |
| ·Petri网的起源与发展 | 第16页 |
| ·Petri网的优点 | 第16-17页 |
| ·传统Petri网 | 第17-19页 |
| ·高级Petri网 | 第19-20页 |
| ·Petri网的动态性质 | 第20-22页 |
| ·可达性和可覆盖性 | 第20-21页 |
| ·有界性和安全性 | 第21页 |
| ·活性 | 第21页 |
| ·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 第21-22页 |
| ·Petri网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 ·可达标识图和可覆盖性树 | 第22-23页 |
| ·关联矩阵和状态方程 | 第23-24页 |
| ·规约法 | 第24页 |
| ·其他分析方法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基于Petri网的外包公共平台业务流程建模与优化 | 第26-40页 |
| ·服务外包公共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26页 |
| ·接发包流程设计 | 第26-29页 |
| ·构建接发包业务流程的Petri网模型 | 第29-31页 |
| ·接发包Petri网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 第31-33页 |
| ·接发包Petri网模型的优化 | 第33-36页 |
| ·Petri网模型的优化原则 | 第33页 |
| ·接发包Petri网模型的优化 | 第33-36页 |
| ·接发包的可控工作流网模型 | 第36-39页 |
| ·控制函数工作流网的定义 | 第36-37页 |
| ·接发包的可控工作流网模型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基于Petri网的外包公共平台业务流程仿真 | 第40-54页 |
| ·仿真工具介绍 | 第40-42页 |
| ·系统仿真概述 | 第40页 |
| ·仿真工具简介 | 第40-42页 |
| ·仿真的实现 | 第42-47页 |
| ·仿真环境 | 第42-43页 |
| ·仿真过程 | 第43-47页 |
| ·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 ·仿真数据展示 | 第47-52页 |
| ·仿真数据分析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