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明代武当山风景名胜理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46页
   ·道教名山风景区发展沿革第13-22页
     ·道教创建和改造期第13-15页
     ·道教兴盛和发展期第15-17页
     ·道教宗派分立和发展期第17-19页
     ·道教的逐渐衰落期第19-21页
     ·小结第21-22页
   ·明代武当山风景开发建设的典型性与代表性第22-2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5-38页
     ·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研究第25-27页
     ·名山风景研究第27-29页
     ·道教建筑及其环境研究第29-31页
     ·文化景观研究第31-34页
     ·武当山相关研究第34-3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8-39页
   ·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第39-42页
   ·研究内容第42页
   ·研究方法与文献撷取第42-45页
     ·研究方法第42-44页
     ·文献撷取第44-45页
   ·论文框架第45-46页
2. 武当道教名山肇发考第46-71页
   ·荆襄襟带,雍豫咽喉:武当历史区位第46-49页
   ·天关地轴,万山来朝:武当自然风景资源第49-65页
     ·形势第49-54页
     ·胜景第54-65页
   ·福地仙居,真武圣迹:武当人文风景资源第65-69页
     ·历史:三十六岩多隐士,为爱名山去复还第65-68页
     ·圣迹:此是高真成道处,故留踪迹在人间第68-69页
   ·小结第69-71页
3. 明成祖敕建武当山道教建筑群考第71-89页
   ·敕建建筑群中宫观数额和整体数额问题争议第71-73页
     ·宫观数额问题第71-72页
     ·历史文献中的建筑群总体数额差异第72-73页
   ·敕建建筑群名称及总体数额考第73-83页
     ·方志记载相关内容综录第73-78页
     ·文献记载有钦定供给的宫观祠庙等建筑群第78-79页
     ·“三十三处”与“三十六处”辨析第79-83页
   ·明成祖敕建武当山道宫道观数额第83-88页
     ·敕建道宫数第83-87页
     ·敕建道观数第87-88页
   ·小结第88-89页
4. 明成祖敕建武当山规画分析第89-143页
   ·报答神贶 言志兴造:明旨第89-92页
     ·君权神授皇图永固:明成祖兴建武当山的目的第89-90页
     ·斋醮祭祀修持待客:明成祖兴建武当山的功能和活动需求第90-92页
   ·问名武当仙道太和:立意第92-101页
     ·仙山日月久福地春秋长:仙境第92-95页
     ·飞神溯浩气云中步虚声:道境第95-98页
     ·天地交泰化成功朝野咸安治道亨:太和第98-101页
   ·循史择址借势构思:相地第101-111页
     ·询访古迹延续香火第101-105页
     ·相其广狭审度其地第105-111页
   ·正神在山三城三境:布局第111-131页
     ·规画线索:升真叙事第111-113页
     ·规画结构:三城三境第113-118页
     ·空间意象:真武道场第118-131页
   ·东旷西奥 前喧后寂:交通第131-143页
     ·入口第132-134页
     ·路径第134-140页
     ·游览设施第140-143页
5. 明代武当山风景组织及建筑单元布局分析第143-201页
   ·风景组织第143-145页
   ·景象单元第145-166页
     ·“人间”景象单元第145-152页
     ·“仙山”景象单元第152-162页
     ·“天国”景象单元第162-166页
   ·宫观建筑布局第166-201页
     ·道教建筑基本功能空间组合第167-174页
     ·明成祖敕建武当山宫观建筑功能分析第174-178页
     ·武当典型宫观建筑单元布局举要第178-199页
     ·武当道教建筑单元布局特点第199-201页
6. 明清武当山风景评价和影响第201-222页
   ·基于游记文学的明代武当山风景评价第201-208页
     ·审美体验第202-207页
     ·风景评价第207-208页
   ·武当山对明清风景名山开发建设的影响第208-222页
7. 结语第222-225页
参考文献第225-233页
围表目录第233-238页
个人简介第238-239页
导师简介第239-240页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第240-241页
致谢第241-242页

论文共2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书内容质量标准构建研究
下一篇:晚清扬州私家园林造园理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