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马铃薯组织培养及试管苗保存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1 引言第12-15页
   ·马铃薯组织培养的概述第12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2 试验路线流程图第15-16页
3 研究内容第16-19页
   ·材料与方法第16页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第16页
   ·试验方法第16-19页
     ·外植体材料的准备第16页
     ·愈伤组织诱导第16-17页
     ·其它两种愈伤组织诱导方法第17-18页
     ·生根培养第18页
     ·试管苗保存试验第18-1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19-27页
   ·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第19-21页
   ·其它两种方法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第21-26页
   ·结论第26-27页
5 试管苗保存第27-90页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试验材料第28页
     ·保存方法第28-29页
       ·CCC的单因子试验第28-29页
       ·PP_(333)的单因子试验第29页
       ·CCC+PP_(333)合的两因子试验第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90页
     ·CCC不同浓度处理的结果第29-50页
       ·品种A不同CCC浓度处理的结果第29-32页
       ·品种B不同CCC浓度处理的结果第32-34页
       ·品种C不同CCC浓度处理的结果第34-36页
       ·品种D不同CCC浓度处理的结果第36-38页
       ·品种E不同CCC浓度处理的结果第38-40页
       ·品种F不同CCC浓度处理的结果第40-42页
       ·品种G不同CCC浓度处理的结果第42-44页
       ·品种H不同CCC浓度处理的结果第44-46页
       ·品种I不同CCC浓度处理的结果第46-48页
       ·品种J不同CCC浓度处理的结果第48-50页
     ·PP_(333)不同浓度处理的结果第50-70页
       ·品种A不同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50-52页
       ·品种B不同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52-54页
       ·品种C不同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54-56页
       ·品种D不同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56-58页
       ·品种E不同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58-60页
       ·品种F不同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60-62页
       ·品种G不同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62-64页
       ·品种H不同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64-66页
       ·品种I不同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66-68页
       ·品种J不同P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68-70页
     ·CCC+PP_(333)不同浓度处理的结果第70-90页
       ·品种A不同CCC+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70-72页
       ·品种B不同CCC+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72-74页
       ·品种C不同CCC+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74-76页
       ·品种D不同CCC+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76-78页
       ·品种E不同CCC+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78-80页
       ·品种F不同CCC+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80-82页
       ·品种G不同CCC+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82-84页
       ·品种H不同CCC+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84-86页
       ·品种I不同CCC+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86-88页
       ·品种J不同CCC+PP_(333)浓度处理的结果第88-90页
6 结论第90-91页
   ·诱导叶片组织结果第90-91页
   ·试管苗保存结果第91页
7 讨论第91-92页
   ·诱导叶片愈伤组织第91页
   ·试管苗保存的研究第91-92页
8 展望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6页
作者简介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形态氮素对马铃薯幼苗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沙芥茎尖组织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