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不同形态氮素对马铃薯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3页
   ·植物对不同氮素利用机制的影响第8-9页
     ·不同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8页
     ·不同氮素对作物根形态与生长量的影响第8-9页
     ·植物生长过程中对NO_3~--N及NH_4~+-N的吸收及同化第9页
   ·马铃薯对氮素的的吸收、积累与分配第9-11页
     ·马铃薯对氮素的吸收第9-10页
     ·马铃薯对氮素的积累第10页
     ·马铃薯对氮素的分配第10-11页
   ·马铃薯对不同氮素利用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实验研究的目的、内容、研究思路第12-13页
     ·实验目的第12页
     ·实验研究内容第12页
     ·实验研究总体思路第12-13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3-19页
   ·试验品种第13页
   ·试验方法设计第13-15页
   ·植物培养第15页
   ·取样第15页
   ·实验测定方法第15-19页
     ·马铃薯微型种薯萌发率第15-16页
     ·植株生长势第16页
     ·根系活力(α-萘胺法)第16-17页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第17页
     ·叶绿素含量第17-18页
     ·相对电导率第18-19页
     ·营养液pH值第19页
     ·数据处理第19页
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9-26页
   ·不同氮素比例对利薯萌发率的影响第19-20页
   ·不同氮素比例对植株生长势的影响第20-22页
   ·不同氮素比例对根系活力的影响第22-23页
   ·不同氮素比例对叶片硝酸还原酶的影响第23-24页
   ·不同氮素比例对植株地上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4-25页
   ·不同氮素比例对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第25-26页
4 讨论第26-27页
5 结论第27-29页
   ·第27页
   ·第27页
   ·第27-28页
   ·第28页
   ·第28页
   ·第28-29页
致谢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3页
作者简介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乌拉尔图小麦Viviparous-1基因的等位变异鉴定与表达特性研究
下一篇:马铃薯组织培养及试管苗保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