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分析在无损探伤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小波分析的产生背景 | 第9页 |
| ·小波分析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 ·无损探伤的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10-11页 |
| ·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 | 第11页 |
| ·无损检测技术的分类 | 第11页 |
| ·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探伤现状 | 第11-13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小波分析基本理论 | 第14-23页 |
| ·概述 | 第14页 |
| ·傅里叶变换 | 第14页 |
|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14-16页 |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16-19页 |
| ·定义 | 第16-18页 |
| ·连续小波变换的特性 | 第18-19页 |
| ·连续小波变换的反演 | 第19页 |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19-20页 |
| ·小波基的选择 | 第20-22页 |
| ·小波分析的MATLAB实现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小波分析在无损探伤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第23-46页 |
| ·概述 | 第23页 |
| ·几个比较常见的应用分析 | 第23-24页 |
| ·小波阈值去噪方法 | 第24-27页 |
| ·硬阈值处理 | 第25页 |
| ·软阈值处理 | 第25-26页 |
| ·百分率阈值处理 | 第26页 |
| ·阈值处理的实现 | 第26-27页 |
| ·傅里叶去噪与小波去噪的仿真对比 | 第27-29页 |
| ·虚拟小波消噪仪的设计及仿真研究 | 第29-33页 |
| ·设计原理 | 第29-30页 |
| ·虚拟小波消噪仪的设计要求 | 第30页 |
| ·数据噪声处理子系统设计 | 第30-33页 |
| ·小波奇异性理论 | 第33-35页 |
| ·概述 | 第33页 |
| ·信号奇异性的定义和性质 | 第33页 |
| ·用小波变换识别突变点的特征 | 第33-34页 |
| ·检测奇异性的小波基的选择 | 第34-35页 |
| ·小波变换检测信号奇异性的仿真分析 | 第35-38页 |
| ·利用小波变换检测土木工程中桥梁的裂缝 | 第38-45页 |
| ·简支梁的力学模型 | 第38-39页 |
| ·简支梁裂缝识别原理 | 第39-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超声波无损探伤仪的设计及应用 | 第46-67页 |
| ·超声探伤方法的分类及原理 | 第46-50页 |
| ·硬件设计 | 第50-60页 |
| ·硬件整体设计 | 第50-51页 |
| ·AT89C52单片机 | 第51-53页 |
| ·发射电路 | 第53页 |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53-58页 |
| ·600v电源电路 | 第58-59页 |
| ·+5v电源电路以及-5v电源电路 | 第59-60页 |
| ·超声波无损探伤仪的性能指标 | 第60-61页 |
| ·软件设计 | 第61-64页 |
| ·超声波无损探伤仪探伤实例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