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贸易救济“双反”措施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美国对华实施贸易救济“双反”原因的研究 | 第15-16页 |
·“双反”措施实施影响的研究 | 第16-18页 |
·关于实施“双反”合法性的研究 | 第18-19页 |
·总体评价 | 第19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贸易救济“双反”措施理论分析 | 第22-28页 |
·贸易救济“双反”措施的含义 | 第22-23页 |
·贸易救济措施 | 第22-23页 |
·贸易救济“双反”措施 | 第23页 |
·“双反”措施的贸易效应 | 第23-26页 |
·“双反”措施的性质 | 第26-27页 |
·反倾销措施的性质 | 第26-27页 |
·反补贴措施的性质 | 第27页 |
·“双反”措施的性质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美国对华实施“双反”措施概况 | 第28-35页 |
·美国对华发起“双反”调查数量 | 第28-32页 |
·涉案产品分布 | 第32-33页 |
·贸易救济措施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美国对华实施“双反”措施的原因 | 第35-41页 |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 第35-37页 |
·美国国内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缓慢 | 第37-38页 |
·利益集团游说、选举政治的压力 | 第38-39页 |
·“中国威胁论” | 第39页 |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成熟 | 第39-40页 |
·中国出口企业的低价营销战略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美国对华贸易救济“双反”对中国的影响 | 第41-51页 |
·限制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 | 第41-47页 |
·引发其他国家采取贸易救济措施 | 第47-49页 |
·恶化中美贸易关系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我国应对“双反”的对策建议 | 第51-58页 |
·完善与补贴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51-52页 |
·建立出口防控预警机制 | 第52-53页 |
·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 第53-54页 |
·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 第54-55页 |
·企业积极应诉 | 第55-56页 |
·利用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分歧化解“双反”摩擦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