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9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第一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1-15页 |
·地理位置及构造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区域勘探简史 | 第12页 |
·研究区域地层特征 | 第12-15页 |
第二章 磨溪地区叠后储层预测 | 第15-45页 |
·精细构造解释 | 第15-23页 |
·资料质量 | 第15页 |
·地震地质层位精细标定 | 第15-17页 |
·地震反射层的追踪和对比解释 | 第17-20页 |
·局部构造特征 | 第20-21页 |
·断裂特征 | 第21-23页 |
·古地貌特征 | 第23页 |
·储层特征分析 | 第23-27页 |
·地质特征分析 | 第23-25页 |
·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地震响应特征及波阻抗特征分析 | 第26-27页 |
·叠后地震属性 | 第27-34页 |
·利用叠后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28页 |
·叠后地震属性的提取和分析、解释方法 | 第28-29页 |
·地震属性的应用 | 第29-34页 |
·叠后波阻抗反演 | 第34-37页 |
·道积分反演 | 第35-36页 |
·基于模型测井约束反演 | 第36-37页 |
·叠后油气检测 | 第37-42页 |
·油气检测的理论基础 | 第37-38页 |
·有效吸收系数 | 第38-39页 |
·应用效果分析 | 第39-42页 |
·叠后裂缝预测 | 第42-45页 |
第三章 磨溪地区叠前储层预测 | 第45-72页 |
·地震岩石物理分析 | 第45-51页 |
·基础理论 | 第45-49页 |
·磨溪工区岩石物理分析研究 | 第49-51页 |
·叠前反演 | 第51-57页 |
·基本原理 | 第52-53页 |
·叠前同时反演的应用 | 第53-57页 |
·叠前裂缝预测 | 第57-70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7-58页 |
·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 第58页 |
·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 第58-59页 |
·叠前裂缝预测 | 第59-70页 |
·叠后和叠前储层预测的比较 | 第70-72页 |
·叠后预测 | 第70-71页 |
·叠前预测 | 第71-72页 |
第四章 综合储层预测 | 第72-78页 |
·储层控制因素 | 第72页 |
·有利储层综合预测 | 第72页 |
·有利区带预测 | 第72-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详细摘要 | 第84-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