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花草品种(系)评价及部分性状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26页 |
·柱花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柱花草概述 | 第11页 |
·国内柱花草种质评价与创新利用 | 第11-12页 |
·分子技术在柱花草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牧草种质评价 | 第13-17页 |
·生物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 | 第13-14页 |
·牧草抗病性的研究 | 第14-15页 |
·牧草品质的研究 | 第15-16页 |
·牧草种质综合性评价的研究 | 第16-17页 |
·分子标记 | 第17-19页 |
·分子标记的发展 | 第17页 |
·DNA分子标记的特点 | 第17-18页 |
·SSR标记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页 |
·SRAP标记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关联分析 | 第19-24页 |
·关联分析的概念和特点 | 第19-20页 |
·连锁不平衡的概念 | 第20页 |
·连锁不平衡的度量 | 第20-21页 |
·影响连锁不平衡的因素 | 第21页 |
·关联分析的策略和方法 | 第21-23页 |
·关联分析的应用 | 第23-24页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8页 |
·实验材料及田间设计 | 第26-27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6-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田间设计 | 第27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7-28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8页 |
·柱花草营养成份的测量 | 第28-32页 |
·柱花草样品的消煮 | 第28页 |
·磷的测定 | 第28-29页 |
·样品中K、Ca的测定 | 第29-30页 |
·粗脂肪的测定 | 第30页 |
·粗纤维的测定 | 第30-31页 |
·粗蛋白的测定 | 第31页 |
·粗灰分的测定 | 第31-32页 |
·柱花草中无氮进出物的计算 | 第32页 |
·分子标记引物 | 第32-33页 |
·柱花草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33-34页 |
·PCR反应体系及电泳检测 | 第34-36页 |
·SSR标记反应扩增程序 | 第34页 |
·SSR标记反应扩增体系 | 第34页 |
·SRAP标记反应扩增程序 | 第34-35页 |
·SRAP标记反应扩增体系 | 第35页 |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35-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38页 |
·数据整理和分析软件 | 第36页 |
·通径分析 | 第36页 |
·灰色局势决策模型法综合评价 | 第36-37页 |
·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的分析 | 第37页 |
·关联分析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6页 |
·部分农艺性状分析 | 第38-42页 |
·产量相关性状变异分析 | 第38页 |
·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 | 第38-39页 |
·生物量比较 | 第39-42页 |
·品质性状分析 | 第42-45页 |
·营养成分分析 | 第42-44页 |
·营养价值评价 | 第44-45页 |
·抗炭疽病性分析 | 第45-46页 |
·综合评价 | 第46-47页 |
·DNA的提取结果 | 第47-48页 |
·SSR和SRAP标记的多态性 | 第48-49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9-52页 |
·基于SSR的遗传聚类 | 第49-50页 |
·基于SRAP的遗传聚类 | 第50-51页 |
·综合两种标记的聚类分析 | 第51-52页 |
·群体结构分析 | 第52-53页 |
·群体标记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53-54页 |
·性状与分子标记关联分析 | 第54-56页 |
4 讨论 | 第56-61页 |
·关于柱花草生产性能的分析 | 第56-57页 |
·关于柱花草综合评价的问题 | 第57-58页 |
·柱花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 第58-59页 |
·柱花草群体结构分析 | 第59页 |
·SSR和SRAP标记的关联分析 | 第59-61页 |
5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