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二、影响煤炭价格因素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煤炭价格的形成机制 | 第16-26页 |
第一节 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一、耗竭理论 | 第16页 |
二、地租理论 | 第16-17页 |
三、产权理论 | 第17-18页 |
四、供求理论 | 第18页 |
第二节 中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历史沿革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中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一、中国现有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实现完全的成本核算 | 第20-21页 |
二、煤炭市场交易体系不完善 | 第21页 |
三、煤电联动机制导致电煤价格扭曲 | 第21-22页 |
第四节 中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22-26页 |
一、建立科学的煤炭成本核算体系,实现完全成本核算 | 第22-23页 |
二、建立煤炭价格指数和煤炭期货市场,完善煤炭市场交易体系 | 第23页 |
三、改革煤炭资源税制,建立煤炭价格预警机制和煤炭价格调控基金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煤炭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消费的影响 | 第27页 |
第二节 煤炭成本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国际能源价格 | 第28-29页 |
一、国际煤炭价格 | 第28页 |
二、石油价格 | 第28-29页 |
第四节 煤炭库存 | 第29页 |
第五节 煤炭运输能力 | 第29-31页 |
第六节 煤炭产量、消费量以及进出口量 | 第31-32页 |
第七节 国家政策 | 第32-33页 |
第八节 下游行业的煤炭需求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煤炭交易策略 | 第35-46页 |
第一节 煤炭价格的分析框架 | 第35-39页 |
第二节 煤炭股票投资交易策略 | 第39-43页 |
一、年初投资煤炭股的逻辑分析 | 第39-41页 |
二、流动性泛滥是投资煤炭股票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 | 第41页 |
三、煤炭开采指数领先煤炭价格 | 第41-43页 |
第三节 煤炭期货投资交易策略 | 第43-46页 |
一、 20 日均线价格是动力煤、焦煤期货价格的中期生命线 | 第43-44页 |
二、利用动力煤与焦煤的淡旺季进行套利交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管理策略 | 第46-54页 |
第一节 煤炭产业链中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 | 第46-47页 |
一、煤炭生产企业 | 第46页 |
二、煤炭下游需求企业 | 第46页 |
三、煤炭中间贸易商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必要性 | 第47-48页 |
第三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套期保值策略 | 第48-54页 |
一、现货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期货仓位管理方法 | 第48页 |
二、煤炭生产企业套期保值策略 | 第48-50页 |
三、煤炭下游需求企业(焦化厂)套期保值策略 | 第50-53页 |
四、煤炭中间贸易企业套期保值策略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