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针刺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9-48页 |
综述一 痤疮的治疗研究进展 | 第19-41页 |
1.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 第19-26页 |
·临床表现 | 第20-21页 |
·痤疮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 第21页 |
·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21-24页 |
·治疗现状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2. 中医对痤疮的研究 | 第26-34页 |
·中医古籍对痤疮的论述 | 第26-27页 |
·现代中医对痤疮的认识 | 第27-30页 |
·中医外治法对痤疮的治疗现状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1页 |
综述二 刮痧疗法的研究进展 | 第41-48页 |
1. 刮痧疗法的机制研究 | 第41-42页 |
·神经调节作用 | 第41页 |
·抗炎作用 | 第41-42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42页 |
·提高免疫力作用 | 第42页 |
2. 刮痧疗法的临床研究 | 第42-44页 |
·内科病症 | 第42-43页 |
·外科疾病 | 第43-44页 |
·妇科疾病 | 第44页 |
·儿科疾病 | 第44页 |
·其他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8-86页 |
前言 | 第48-49页 |
1. 临床资料 | 第49-51页 |
·病例来源 | 第49页 |
·诊断标准 | 第49-50页 |
·纳入标准 | 第50-51页 |
·排除标准 | 第51页 |
·脱落剔除标准 | 第51页 |
·研究终止条件 | 第5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51-57页 |
·随机方法 | 第51-52页 |
·治疗方法 | 第52-53页 |
·观察项目 | 第53-55页 |
·统计方法 | 第55页 |
·技术路线 | 第55-57页 |
3. 研究结果 | 第57-79页 |
·基线资料比较及病例完成情况 | 第57-58页 |
·临床疗效组间比较 | 第58-63页 |
·临床疗效组内比较 | 第63-70页 |
·治疗前患者一般资料与疗效相关性比较 | 第70-73页 |
·治疗前患者病情资料与疗效相关性比较 | 第73-76页 |
·总疗效判定 | 第76页 |
·安全性观察结果 | 第76-77页 |
·随访观察 | 第77页 |
·典型病例 | 第77页 |
小结 | 第77-79页 |
4. 讨论 | 第79-86页 |
·选择刮痧疗法的依据 | 第79-80页 |
·刮拭部位选择依据 | 第80-82页 |
·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82页 |
·研究结果 | 第82-83页 |
·刮痧与湿热型痤疮 | 第83-84页 |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个人简历 | 第90-91页 |
附一:病例报告表 | 第91-96页 |
附二:刮痧治疗前后对比图 | 第96-99页 |
附篇:浅谈韩国刮痧疗法的研究简况及展望 | 第99-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