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车桥耦合系统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总结 | 第12-16页 |
·车桥动力系统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车桥耦合系统地震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车桥耦合系统自振特性分析 | 第18-34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车桥耦合模型 | 第20-25页 |
·车桥耦合模型单元及参数选取 | 第20-25页 |
·动力特性分析 | 第25-32页 |
·工程概况 | 第25-26页 |
·动力特性 | 第26-32页 |
·本章总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车桥耦合系统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第34-50页 |
·引言 | 第34页 |
·车辆动力模型 | 第34-41页 |
·车辆模型 | 第35-36页 |
·车辆运动方程 | 第36-41页 |
·轨道不平顺及地震波输入 | 第41-49页 |
·轨道不平顺 | 第41-43页 |
·典型轨道谱 | 第43-45页 |
·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数值模拟 | 第45-47页 |
·地震荷载激励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地震作用下车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 | 第50-68页 |
·引言 | 第50页 |
·车桥振动分析评价标准 | 第50-53页 |
·车辆运行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50-53页 |
·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价标准 | 第53页 |
·桥梁评价标准 | 第53页 |
·地震作用下的车桥耦合动力分析 | 第53-59页 |
·有车无车时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 | 第53-55页 |
·不同地震波作用下桥梁的动力响应 | 第55页 |
·桥面节点加速度时程的计算分析 | 第55-56页 |
·桥梁跨中和墩顶处动力响应对比 | 第56-59页 |
·地震作用下高铁列车过桥安全性评估 | 第59-67页 |
·车辆-轨道系统计算程序 | 第59-60页 |
·车辆运行安全性分析 | 第60-66页 |
·车体振动加速度分析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移动荷载列过桥振动模拟分析 | 第68-7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移动荷载列作用下桥梁反应分析方法 | 第68-71页 |
·移动力作用下的振动方程 | 第68-70页 |
·移动荷载模拟 | 第70-71页 |
·算例分析 | 第7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76-78页 |
·全文总结 | 第76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76-77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