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表目录 | 第7-8页 |
图目录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多杀性巴氏杆菌 | 第11页 |
·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因子 | 第11-12页 |
·外膜蛋白 OmpH | 第12-13页 |
·粘附素及其受体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C48-3 株 OmpH 的表达、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 第16-26页 |
·材料 | 第16-18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16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16-18页 |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方法 | 第18-21页 |
·C48-3 株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18-19页 |
·C48-3 株 ompH 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19页 |
·ompH 基因 T 连接、转化及重组菌筛选 | 第19页 |
·重组质粒 PCR 和酶切鉴定 | 第19-20页 |
·ompH 基因片段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20页 |
·重组表达质粒 pQE30-ompH 的构建 | 第20页 |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其纯化 | 第20页 |
·重组蛋白 rOmpH 抗体的制备 | 第20页 |
·重组蛋白 rOmpH 的免疫原性检测 | 第20-21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21-24页 |
·基因组 DNA 的琼脂糖电泳检测 | 第21页 |
·PCR 产物的琼脂糖电泳检测 | 第21-22页 |
·菌落 PCR 鉴定 | 第22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2-23页 |
·重组蛋白 rOmpH 表达和纯化 | 第23-24页 |
·重组蛋白 rOmpH 的免疫原性检测 | 第24页 |
·讨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C48-3 株 OmpH 的致病性 | 第26-35页 |
·材料 | 第26-28页 |
·菌株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方法 | 第28-30页 |
·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 | 第28页 |
·粘附试验 | 第28-29页 |
·粘附抑制试验 | 第29页 |
·血清敏感性试验 | 第29页 |
·吞噬试验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粘附试验 | 第30-31页 |
·粘附抑制试验 | 第31-32页 |
·血清敏感性试验 | 第32页 |
·吞噬试验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第4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C48-3 株 OmpH 受体的分离和鉴定 | 第35-46页 |
·材料 | 第35-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实验试剂 | 第35-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实验主要缓冲液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40页 |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 | 第37-38页 |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观察及收集 | 第38页 |
·鸡胚成纤维细胞膜蛋白的制备 | 第38页 |
·rOmpH 结合膜蛋白的 Ligand blot 试验 | 第38-39页 |
·受体蛋白的 MALDI-TOF 鉴定 | 第39页 |
·rOmpH 结合鸡胚成纤维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第39页 |
·不同宿主粘膜细胞膜蛋白的制备及 Ligand blot 检测 | 第39页 |
·rOmpH 结合不同宿主粘膜膜蛋白的间接 ELISA 检测 | 第39页 |
·rOmpH 结合不同宿主粘膜膜蛋白的免疫荧光检测 | 第39-40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40-45页 |
·鸡胚成纤维细胞 | 第40页 |
·鸡胚成纤维细胞膜蛋白的 SDS-PAGE 检测 | 第40-41页 |
·rOmpH 结合膜蛋白的 Ligand blot 检测 | 第41-42页 |
·受体蛋白的 MALDI-TOF 鉴定 | 第42页 |
·rOmpH 结合鸡胚成纤维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第42-43页 |
·检测 rOmpH 结合不同宿主食管粘膜膜蛋白 | 第43-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