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4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 ·橡胶类密封胶对比 | 第8-11页 |
| ·聚硫类密封胶 | 第8-9页 |
| ·有机硅酮类密封胶 | 第9-10页 |
| ·有机硅改性聚醚类密封胶 | 第10页 |
| ·端异氰酸酯聚氨酯密封胶 | 第10-11页 |
| ·SPU的特点 | 第11-12页 |
| ·SPU密封胶制备方法概述 | 第12-13页 |
| ·合成聚氨酯的主要原理 | 第13-15页 |
| ·PU合成 | 第13页 |
| ·PU/SPU的固化 | 第13-15页 |
| ·化学反应相关基团的有关计算 | 第15页 |
| ·合成原料对SPU性能的影响 | 第15-22页 |
| ·异氰酸酯对SPU性能的影响 | 第15-16页 |
| ·二元醇/三元醇对SPU性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 ·异氰酸酯基和羟基配比对SPU性能的影响 | 第17页 |
| ·催化剂对SPU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 ·硅烷偶联剂对SPU性能的影响 | 第18-20页 |
| ·填料对SPU性能的影响 | 第20-21页 |
| ·增塑剂对SPU性能的影响 | 第21页 |
| ·溶剂对SPU性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 ·贮存工艺对SPU性能的影响 | 第22页 |
| ·基层表面处理对SPU性能的影响 | 第22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KH550、KH580改性PU密封胶 | 第24-50页 |
| ·主要试剂与原料 | 第24页 |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24-25页 |
| ·PU预聚体和SPU密封胶的制备 | 第25-26页 |
| ·PU预聚体的制备 | 第25-26页 |
| ·SPU密封胶的制备 | 第26页 |
| ·表征方法 | 第26-29页 |
| ·粘度测试方法 | 第26页 |
| ·FTIR表征方法 | 第26-27页 |
| ·R-NCO含量表征方法 | 第27-28页 |
| ·表干时间测定 | 第28页 |
|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 ·耐腐蚀性能测试方法 | 第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8页 |
| ·PU聚合过程中反应时间对粘度的影响 | 第29-34页 |
| ·增塑剂的影响 | 第34-37页 |
| ·PU原料配比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催化剂的影响 | 第39-40页 |
| ·PU/SPU红外表征 | 第40-41页 |
| ·PU/SPU力学性能研究 | 第41-45页 |
| ·SPU耐腐蚀性能研究 | 第45-47页 |
| ·SPU耐热老化性能研究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3章 五种填料补强改性SPU密封胶 | 第50-59页 |
| ·主要试剂与原料 | 第50页 |
| ·增塑剂对SPU热稳定的影响 | 第50-52页 |
| ·填料含量对于粘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填料种类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 ·SEM测试分析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59页 |
| ·建议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