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20页 |
引言 | 第20-23页 |
第一章 刑事和解制度概述 | 第23-50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 第23-30页 |
一、中国当代以前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 第23-27页 |
二、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 第27-30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及特点 | 第30-50页 |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 | 第30-48页 |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特点 | 第48-50页 |
第二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分析 | 第50-78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50-57页 |
一、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介评 | 第50-52页 |
二、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介评 | 第52-57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57-78页 |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公正价值 | 第58-62页 |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效率价值 | 第62-66页 |
三、刑事和解制度的自由价值 | 第66-70页 |
四、刑事和解制度的秩序价值 | 第70-78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根基 | 第78-106页 |
第一节 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制背景考察 | 第78-87页 |
一、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文化基础 | 第78-82页 |
二、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政策基础 | 第82-87页 |
第二节 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根据 | 第87-106页 |
一、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实体法根据 | 第88-100页 |
二、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程序法根据 | 第100-106页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刑事和解制度化设计 | 第106-155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构建模式探讨 | 第106-131页 |
一、刑事和解的主体与适用范围 | 第107-115页 |
二、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与阶段 | 第115-118页 |
三、刑事和解的实施机构 | 第118-121页 |
四、刑事和解程序之设计 | 第121-123页 |
五、刑事和解的法律效力 | 第123-126页 |
六、刑事和解的司法监督与控制 | 第126-131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制度困扰与解决途径 | 第131-155页 |
一、刑事和解的制度困扰 | 第131-139页 |
二、相关刑事实体法的不足及其立法建言 | 第139-144页 |
三、相关刑事程序法的不足及其立法建言 | 第144-149页 |
四、刑事和解配套机制的建构 | 第149-1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55-167页 |
一、著作类 | 第155-159页 |
二、论文类 | 第159-167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67-168页 |
后记 | 第168-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