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

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对1992年以来我国农村政治发展的一项探索

内容提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导论第10-32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0-16页
  一、 政治转型:趋势与框架第10-12页
  二、 转型启动:市场经济转轨下的农村政治发展第12-15页
  三、 转型政治学:亟待理论创新的比较政治学第15-16页
 第二节 对已往政治转型与农村研究的梳理第16-21页
  一、 关于政治转型的研究第16-18页
  二、 关于农村政治发展的研究第18-20页
  三、 几点思考性的追问第20-21页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论文的框架第21-32页
  一、 核心概念:政治空间的涵义及其应用第21-25页
  二、 论文的框架结构第25-27页
  三、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问题第27-32页
第一章 农村政治发展:渐进改革背景下的农村转型第32-45页
 第一节 政治改革的模式:一个理论的解释框架第32-36页
  一、 渐进与急进:两种不同转型模式的比较第32-33页
  二、 渐进转型的政治知识基础与基本路径第33-36页
 第二节 渐进改革:农村转型的背景与特征第36-42页
  一、 渐进转型:中国改革的理性选择第36-38页
  二、 从联产承包到市场经济转轨:农村转型的历史背景第38-40页
  三、 渐进改革背景下的农村转型特征第40-42页
 第三节 小结第42-45页
第二章 转型农村的权力结构与政治空间的拓展第45-75页
 第一节 公共权力及其变迁的理论基础第45-50页
  一、 市场经济与公共权力第45-46页
  二、 农村政治空间中的公共权力:规范理论框架下的解读第46-50页
 第二节 国家、组织与村民个人框架下的农村公共权力结构第50-57页
  一、 农村转型中的国家及其公共权力的空间第50-52页
  二、 个人、家庭和宗族:村民的权力网络第52-54页
  三、 市场组织及其对应的公共权力空间的拓展第54-56页
  四、 哑铃型:农村公共权力格局的形态第56-57页
 第三节 农村政治空间的主体及其角色的转换第57-63页
  一、 适应性与主导性:国家与农民的主体角色第57-59页
  二、 角色互换:碎片化的农村政治空间形态及其发展第59-60页
  三、 主体角色与政治空间结构:农村政治发展的趋势第60-63页
 第四节 农村政治空间的拓展:形成与肇因第63-68页
  一、 “村落共同体”与“农村社群”的形成第63-65页
  二、 农村政治空间拓展与形成的肇因第65-68页
 第五节 小结第68-75页
第三章 村落共同体:政策与规范下的制度化转型第75-102页
 第一节 制度化进程中的农村转型第75-81页
  一、 制度化转型的理论基础:规范、结构与认同第75-76页
  二、 政策与规范下的制度化实践路径第76-79页
  三、 渐进转型与制度化进程中的国家作用第79-81页
 第二节 农村制度化转型的实践第81-86页
  一、 土地承包的“三十年不变”制度第81-83页
  二、 村民自治制度的继续发展和完善第83-84页
  三、 乡镇企业转制第84-85页
  四、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演进第85-86页
 第三节 农村制度化转型的资源支撑第86-90页
  一、 农村转型与公共资源:积累与配置方式的变迁第86-87页
  二、 农村转型的资源供给:制度化问题的凸现第87-90页
 第四节 稳定、制度化与转型秩序第90-96页
  一、 市场原则与农村转型的秩序第90-92页
  二、 转型农村的秩序构建与制度化的调整第92-93页
  三、 秩序构建中的“溢出效应”:非规范性因素的复苏第93-95页
  四、 两种政治空间下的不同秩序机制第95-96页
 第五节 小结第96-102页
第四章 农村社群:公共生活与公共领域的转型第102-132页
 第一节 农村公共生活的传统与遗产第102-106页
  一、 农村公共生活:历史与变迁第102-103页
  二、 农村公共生活的传统资源:再生与流失第103-106页
 第二节 转型农村公共生活的特征与网络秩序第106-111页
  一、 转型期的农村公共生活:特征与表现第106-108页
  二、 转型农村公共生活中的网络及其维系第108-111页
 第三节 农村自组织的出现与公共领域的转型第111-119页
  一、 自治性与自主性政治空间的成长:农村自组织的出现第111-114页
  二、 农村自组织的特点第114-115页
  三、 继承与拓展:农村公共领域的转型第115-116页
  四、 村委会不是公域性的农村自组织第116-119页
 第四节 公共领域与农村政治发展的其他关联第119-123页
  一、 民主、公共领域与农民自组织第119-120页
  二、 农民自组织是否等同于西方国家的利益集团第120页
  三、 道德规范与公共领域转型第120-121页
  四、 农村公共领域发育的动力主体第121-123页
 第五节 小结第123-132页
第五章 转型农村政治空间的成长第132-163页
 第一节 村民自治:农村政治空间成长中的问题与争论第132-139页
  一、 村民自治及其制度化转型的问题第132-134页
  二、 自治扩展:关于农村政治空间能否成长的论争第134-137页
  三、 农村自治性政治空间拓展的根本: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处理第137-139页
 第二节 民主合作制:农村政治空间成长的制度创新第139-146页
  一、 民主的演进:政治、市场与社会关系的探讨第139-140页
  二、 民主合作制的提出:渐进转型下政治空间成长的选择第140-142页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主合作制:制度特征与空间形态第142-143页
  四、 民主与合作:农村政治空间成长的机制与路径第143-146页
 第三节 农村政治空间成长中的党:执政功能与执政转型第146-157页
  一、 执政功能分立:执政党建设的逻辑前提第146-148页
  二、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执政党转型:执政功能失衡第148-151页
  三、 执政功能失衡的纠偏:农村政治空间成长的起点第151-152页
  四、 制度化与社会化:党的执政转型与农村政治空间成长的路径第152-157页
 第四节 小结第157-16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63-177页
后  记第177-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
下一篇:金融摩擦条件下货币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