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oC的直线超声电机速度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图表清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直线超声电机的概述 | 第10-12页 |
| ·直线超声电机的驱动与控制技术 | 第12-13页 |
| ·直线超声电机驱动器的要求 | 第12-13页 |
| ·直线超声电机控制策略 | 第13页 |
| ·国内外超声电机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直线超声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15-34页 |
| ·直线超声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第15-16页 |
| ·T 型运动平台概述 | 第16-17页 |
| ·直线超声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第17-28页 |
| ·直线超声电机驱动电路总体设计 | 第17-18页 |
| ·基于PSOC的PWM信号发生电路 | 第18-21页 |
| ·推挽式逆变电路设计 | 第21-23页 |
| ·匹配电路设计 | 第23-27页 |
| ·反馈模块的设计 | 第27-28页 |
|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28-33页 |
| ·PSOC 最小系统 | 第28-30页 |
|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第30-32页 |
|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自回归 AR 模型 | 第34-41页 |
| ·自回归 AR 模型概述 | 第34-35页 |
| ·自回归 AR 模型的理论概念 | 第35-36页 |
| ·自回归 AR 模型常用参数估计方法和阶数的确定 | 第36-40页 |
| ·参数估计 | 第36-38页 |
| ·AR 模型阶数确定的理论方法 | 第38-39页 |
| ·AR 模型阶数确定的具体实现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直线超声电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1-53页 |
| ·PSOC 软件设计 | 第41-48页 |
| ·PWM 模块程序设计 | 第42-43页 |
| ·各模块的初始化 | 第43-47页 |
| ·AR(1)的程序设计 | 第47-48页 |
| ·LABVIEW 软件的设计 | 第48-52页 |
| ·LABVIEW 概述 | 第48-49页 |
| ·LABVIEW 应用程序组成 | 第49-50页 |
| ·LABVIEW 前面板的设计 | 第50-51页 |
| ·LABVIEW 程序图的设计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试验研究 | 第53-70页 |
| ·引言 | 第53-54页 |
| ·AR(1)模型控制实验 | 第54-58页 |
| ·固定增益的 PID 控制算法 | 第58-62页 |
| ·PID 控制算法的参数确定 | 第59-61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61-62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变增益 PID 控制算法 | 第62-68页 |
| ·神经网络的 PID 控制思想 | 第62-67页 |
| ·实验控制结果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 ·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