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小组工作方法在改善初中生亲子关系中的应用--基于J社区“周末去哪儿”小组服务实践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亲子关系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亲子关系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小组工作方法运用研究 | 第11-12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研究工具 | 第13-15页 |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第15-19页 |
|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 ·小组 | 第15页 |
| ·体验式小组 | 第15页 |
| ·初中生 | 第15-16页 |
| ·亲子关系 | 第16页 |
| ·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 ·社会学习理论 | 第16页 |
| ·小组动力学理论 | 第16-17页 |
| ·冲突理论 | 第17页 |
| ·家庭系统理论 | 第17-19页 |
| 第3章 体验式小组案例分析 | 第19-47页 |
| ·小组背景 | 第19-21页 |
| ·小组实施社区基本情况 | 第19页 |
| ·初中生亲子关系改善需求状况 | 第19-21页 |
| ·小组方案设计 | 第21-23页 |
| ·整体规划 | 第21-22页 |
| ·服务目标 | 第22页 |
| ·预计困难和应变计划 | 第22-23页 |
| ·体验式小组方法的实施 | 第23-45页 |
| ·小组形成过程 | 第23页 |
| ·组员集会记录分析 | 第23-45页 |
| ·小组后期跟进 | 第45页 |
| ·社工技巧运用分析 | 第45-47页 |
| 第4章 体验式小组成效评估 | 第47-53页 |
| ·评估方法 | 第47-48页 |
| ·过程评估 | 第47页 |
| ·结果评估 | 第47-48页 |
| ·评估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 ·亲子关系改善程度 | 第48-49页 |
| ·组员预期目标达致情况 | 第49-50页 |
| ·小组意见反馈结果 | 第50-53页 |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反思 | 第53-58页 |
|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 ·从“周末去哪儿”小组中得到的反思 | 第53-58页 |
| ·体验式小组介入亲子关系的 SWOT 分析 | 第53-56页 |
| ·综融性方法对初中生亲子关系改善的支持 | 第56页 |
| ·小组评估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 第56-58页 |
| 结语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 附录 | 第62-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