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齿距/变螺旋铣刀切削稳定性理论与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2页 |
| ·铣削切削力建模 | 第11-12页 |
| ·铣削振动 | 第12-14页 |
| ·铣削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 第14-18页 |
| ·铣削颤振抑制及控制 | 第18-22页 |
| ·机床颤振中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2页 |
| ·本文的工作安排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铣削动力学建模 | 第24-34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常规铣刀切削动力学模型 | 第24-30页 |
| ·动态切削力建模 | 第25-27页 |
| ·考虑螺旋角特性的切削力模型 | 第27-30页 |
| ·变齿距铣刀切削动力学模型 | 第30-31页 |
| ·变螺旋铣刀切削动力学模型 | 第31-33页 |
| ·本章小节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变齿距铣刀切削稳定性研究 | 第34-57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变齿距铣刀切削稳定性预测 | 第35-42页 |
| ·半离散方法 | 第35-38页 |
| ·改进的半离散方法 | 第38-40页 |
| ·理论模型验证 | 第40-42页 |
| ·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9页 |
| ·大径向切深 | 第43-46页 |
| ·小径向切深 | 第46-49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49-56页 |
| ·理论算法 | 第49-53页 |
| ·模型验证 | 第5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变螺旋角铣刀切削稳定性研究 | 第57-72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变螺旋铣刀切削稳定性预测算法 | 第57-61页 |
| ·刀具离散和时滞近似 | 第57-58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58-61页 |
| ·模型验证和收敛性分析 | 第61-62页 |
| ·模型验证 | 第61-62页 |
| ·收敛性分析 | 第62页 |
| ·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6页 |
| ·大径向切深 | 第63-65页 |
| ·小径向切深 | 第65-66页 |
| ·基于平均切削力方向系数理论的稳定性预测算法 | 第66-70页 |
| ·考虑平均切削力方向系数的动力学模型 | 第66-67页 |
| ·简化的半离散算法 | 第67-69页 |
| ·模型验证及效率评估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五章 变齿距或变螺旋铣刀切削稳定性频域预测方法 | 第72-85页 |
| ·引言 | 第72页 |
| ·零阶近似频域法 | 第72-76页 |
| ·变齿距或变螺旋铣刀切削稳定性频域预测 | 第76-84页 |
| ·理论算法 | 第76-81页 |
| ·方法流程 | 第81页 |
| ·理论验证及效率评估 | 第81-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六章 变齿距或变螺旋铣刀切削稳定性实验研究 | 第85-99页 |
| ·引言 | 第85页 |
| ·实验前序工作 | 第85-94页 |
| ·试验设备、测试仪器及安装 | 第85-87页 |
| ·切削力系数识别 | 第87-90页 |
| ·铣削系统参数识别 | 第90-92页 |
| ·铣削实验颤振识别 | 第92-94页 |
| ·变齿距铣刀切削实验 | 第94-96页 |
| ·变螺旋铣刀切削实验 | 第96-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99-103页 |
| ·全文总结 | 第99-101页 |
| ·创新点 | 第101-102页 |
| ·展望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12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2-114页 |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