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铣削刀具磨损及表面完整性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钛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切削加工特性 | 第11-12页 |
| ·钛合金的性能特点 | 第11页 |
| ·钛合金的切削加工特性 | 第11-12页 |
| ·钛合金切削刀具磨损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钛合金切削刀具磨损机理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钛合金切削刀具磨损寿命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钛合金切削表面完整性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 ·钛合金切削表面粗糙度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钛合金切削残余应力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钛合金切削加工硬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3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钛合金铣削刀具寿命及磨损机理研究 | 第25-47页 |
| ·刀具磨损的正交试验设计 | 第25-29页 |
| ·试验试件及刀具参数 | 第25-26页 |
| ·试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 第26-27页 |
| ·试验方案 | 第27-29页 |
| ·试验结果 | 第29-39页 |
| ·刀具磨损寿命 | 第29-37页 |
| ·刀具破损形貌 | 第37-39页 |
| ·刀具磨损机理分析 | 第39-43页 |
| ·刀具磨损机理检测 | 第39-42页 |
| ·刀具磨损机理分析 | 第42-43页 |
| ·控制刀具磨损的措施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三章 钛合金铣削残余应力研究 | 第47-75页 |
| ·钛合金铣削试验设计 | 第47-52页 |
| ·试验试件及刀具参数 | 第47-48页 |
| ·试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 第48-50页 |
| ·试验方案 | 第50-52页 |
| ·冷却条件 | 第52页 |
| ·试验结果 | 第52-70页 |
| ·铣削力的试验结果 | 第52-57页 |
| ·铣削温度的试验结果 | 第57-61页 |
| ·残余应力的试验结果 | 第61-70页 |
| ·钛合金铣削残余应力的机理分析 | 第70-73页 |
| ·残余应力产生的理论分析 | 第70-71页 |
| ·残余应力产生的机理 | 第71-72页 |
| ·残余应力试验结果的分析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第四章 钛合金铣削表面粗糙度及加工硬化研究 | 第75-97页 |
| ·钛合金铣削试验设计 | 第75-78页 |
| ·测试仪器 | 第75-76页 |
| ·测试试件的制备 | 第76-77页 |
| ·测试方法 | 第77-78页 |
| ·表面粗糙度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8-85页 |
| ·表面粗糙度的测试结果 | 第78-82页 |
| ·表面粗糙度产生的机理 | 第82-84页 |
| ·改善表面粗糙度的措施 | 第84-85页 |
| ·表面层显微硬度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85-94页 |
| ·表面层显微硬度的测试结果 | 第85-91页 |
| ·切削加工表面层硬化机理 | 第91-94页 |
| ·表面层金相组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94-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第五章 钛合金铣削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 | 第97-121页 |
| ·铣削参数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描述 | 第97-103页 |
| ·设计变量 | 第99-100页 |
| ·目标函数 | 第100-102页 |
| ·约束条件 | 第102-103页 |
| ·铣削参数多目标优化结果 | 第103-116页 |
| ·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算法 | 第103-104页 |
| ·已知条件 | 第104-105页 |
| ·优化结果 | 第105-116页 |
| ·优化结果的试验验证 | 第116-119页 |
| ·试验方案 | 第116-117页 |
| ·优化结果的验证 | 第117-1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3页 |
| ·全文主要结论 | 第121页 |
| ·创新点 | 第121-122页 |
| ·研究展望 | 第122-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3-135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35-137页 |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