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肝素对肠道菌及肠道菌群的作用与机制

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19页
缩略语说明第19-22页
第一章 前言第22-45页
 1 肝素及其类似物的结构、分布与功能第22-29页
   ·肝素与硫酸乙酰肝素的结构第22页
   ·肝素及HS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第22-23页
   ·肝素及HS的功能第23-28页
     ·抗凝血作用第23-26页
     ·非抗凝血作用第26-28页
       ·肝素和HS在炎症中的作用第26-28页
       ·肝素与癌症第28页
   ·基于肝素或HS的研发中的药物第28-29页
 2 肝素与微生物感染第29-33页
   ·微生物感染过程第29-30页
   ·肝素的抗感染作用第30-32页
     ·抗病毒感染第30-31页
     ·抗细菌感染第31-32页
     ·抗原生动物感染第32页
   ·研究肝素或HS抗微生物感染的方法第32-33页
 3 肠道菌群第33-43页
   ·肠道菌群的组成第33-38页
     ·小肠的微生物组成第33-35页
       ·空肠的微生物组成第33-34页
       ·回肠的微生物组成第34-35页
     ·大肠的微生物组成第35-36页
       ·盲肠的微生物组成第35页
       ·结肠和直肠的微生物组成第35-36页
     ·粪便的微生物组成第36-38页
   ·肠道菌群中有重要生理学意义的细菌第38-40页
     ·拟杆菌第38-39页
     ·梭菌第39页
     ·乳酸菌第39-40页
   ·肠道菌群的功能第40-41页
     ·营养功能第40页
     ·免疫调节功能第40-41页
     ·抵抗致病菌黏附功能第41页
   ·肠道疾病与菌群失衡第41-42页
   ·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第42-43页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43-44页
 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44-45页
第二章 肝素对几株肠道致病菌和益生菌黏附作用的影响的体外研究第45-58页
 1 材料第45-46页
   ·主要仪器第45页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第45-46页
   ·菌株及细胞系第46页
 2 方法第46-48页
   ·细菌培养第46页
   ·肠道细胞黏附实验第46-47页
     ·HT-29细胞培养第46-47页
     ·细菌黏附第47页
   ·黏液层黏附第47页
   ·菌膜形成实验第47-48页
   ·统计分析第48页
 3 结果第48-54页
   ·肝素对几株肠道致病菌和LGG黏附HT-29细胞的影响第48-52页
     ·不同浓度肝素对EPEC和LGG黏附HT-29细胞的影响第48-50页
     ·肝素对几株肠道致病菌黏附HT-29细胞的影响第50页
     ·肝素对不同浓度LGG竞争、取代、抵御EPEC黏附HT-29细胞的影响第50-52页
   ·肝素对EPEC和LGG黏膜层黏附的影响第52-53页
   ·肝素对LGG菌膜形成的影响第53-54页
 4 讨论第54-57页
 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三章 肝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的体内研究第58-80页
 1 材料第58-59页
   ·主要仪器第58页
   ·主要试剂第58-59页
   ·菌株及培养基第59页
   ·实验动物第59页
 2 方法第59-69页
   ·动物分组及给药第59页
   ·粪便标本的采集第59页
   ·粪便样品总DNA的提取第59-60页
     ·粪便样品处理第59-60页
     ·粪便总DNA提取第60页
   ·PCR扩增第60-65页
     ·优势细菌16S rRNA V3可变区的PCR扩增第62页
     ·乳杆菌特异性16S rRNA的PCR扩增第62-63页
     ·拟杆菌特异性16S rRNA的PCR扩增第63-64页
     ·梭菌特异性16S rRNA的PCR扩增第64-65页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第65-66页
     ·梯度凝胶的制备及电泳条件第65-66页
     ·DGGE图像的数字化与PCA分析第66页
   ·DGGE差异条带的序列分析第66-69页
     ·DGGE差异条带的切胶回收第66-67页
     ·T-载体克隆第67-68页
     ·测序及分析第68-69页
 3 结果第69-78页
   ·大鼠状态及体重第69页
   ·粪便中的优势细菌组成分析第69-72页
     ·优势细菌的16S rRNA V3可变区PCR扩增结果第69-70页
     ·优势细菌的变化规律第70-71页
     ·优势细菌差异条带的测序结果第71-72页
   ·粪便中的乳杆菌组成分析第72-73页
   ·粪便中的拟杆菌组成分析第73页
   ·粪便中的梭菌组成分析第73-78页
 4 讨论第78-79页
 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总结与展望第80-81页
附录(溶液及培养基配制)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105-106页
附录第106-11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靶向HBx的双功能shRNA表达载体纠正肝脏内源性和系统性免疫耐受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空心玻璃微球表面仿生沉积磷灰石涂层细胞微载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