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性能监测与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IEEE802.11 体系结构 | 第13-15页 |
| ·Ad Hoc 网络 | 第14页 |
| ·Infrastructure 网络 | 第14-15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WLAN MAC 层协议基础 | 第18-31页 |
| ·IEEE 802.11 MAC 层协议 | 第18-24页 |
| ·MAC 层访问帧间间隔机制 | 第20-21页 |
| ·MAC 随机退避规则 | 第21-24页 |
| ·MAC 层恢复和重传规则 | 第24页 |
| ·可选方式 RTS/CTS 工作原理 | 第24-27页 |
| ·MAC 协议关键性能指标 | 第27-30页 |
| ·吞吐量(S) | 第27-28页 |
| ·帧平均传输时延 | 第28页 |
| ·时延抖动 | 第28-29页 |
| ·饱和吞吐量 | 第29页 |
| ·丢包率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WLAN 性能监测与优化系统功能设计 | 第31-36页 |
| ·系统设计思想与目标 | 第31-32页 |
| ·系统构成及总体架构 | 第32-35页 |
| ·采集器子系统设计 | 第34页 |
| ·分析处理子系统设计 | 第34-35页 |
| ·策略分发子系统设计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基于采样分析的 DCF 机制的优化控制 | 第36-50页 |
| ·DCF 的 Markov 分析 | 第36-41页 |
| ·DCF 协议两种访问方式比较 | 第41-44页 |
| ·吞吐量分析 | 第42-43页 |
| ·丢包率分析 | 第43-44页 |
| ·时延分析 | 第44页 |
| ·基于采样分析的退避机制算法优化 | 第44-47页 |
| ·优化控制性能测试 | 第47-49页 |
| ·吞吐量分析 | 第47-48页 |
| ·丢包率分析 | 第48-49页 |
| ·时延分析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WPMOS 系统原型实现 | 第50-70页 |
| ·系统平台及开发环境选取 | 第50-51页 |
| ·总体结构的具体实现 | 第51-65页 |
| ·采集器子系统实现 | 第52-55页 |
| ·分析处理子系统的实现 | 第55-63页 |
| ·策略分发子系统的实现 | 第63-65页 |
| ·系统运行实验 | 第65-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