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社会化现状和对策研究--基于山东省三乡镇210名农村老人的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导论 | 第9-16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国内研究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 | 第14页 | 
| ·研究评述 | 第14-16页 | 
| 2. 研究设计 | 第16-22页 | 
| ·核心概念 | 第16页 | 
| ·家庭养老 | 第16页 | 
| ·养老社会化 | 第16页 | 
| ·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6-17页 | 
| ·帕森斯的社会行为理论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文献法 | 第18-19页 | 
| ·问卷法 | 第19页 | 
| ·访谈法 | 第19-20页 | 
| ·调查区域概况和样本特征 | 第20-22页 | 
| 3. 农村养老的现状 | 第22-33页 | 
| ·经济供养 | 第22-25页 | 
| ·新农村养老保险 | 第22-23页 | 
| ·个人生产劳动 | 第23-24页 | 
| ·子女供养 | 第24-25页 | 
| ·生活照料 | 第25-28页 | 
| ·生活自理状况 | 第26页 | 
| ·照料方式 | 第26-27页 | 
| ·照料主体 | 第27-28页 | 
| ·精神慰藉 | 第28-31页 | 
| ·孤独感 | 第29-30页 | 
| ·日常交流 | 第30页 | 
| ·家庭地位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3页 | 
| 4. 农村养老保障社会化现状分析 | 第33-43页 | 
| ·社会养老保险 | 第33-35页 | 
| ·新农保的覆盖率 | 第33-34页 | 
| ·新农保的水平 | 第34-35页 | 
| ·机构养老 | 第35-38页 | 
| ·乡镇敬老院 | 第35-36页 | 
| ·农村幸福院 | 第36-38页 | 
| ·社区养老 | 第38页 | 
| ·民间互助养老 | 第38-39页 | 
| ·老人的社会化养老意愿 | 第39-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5. 农村养老保障社会化的阻力分析 | 第43-49页 | 
| ·农村社会化养老的供给不足 | 第43-45页 | 
| ·服务主体单一 | 第43-44页 | 
| ·资金来源不足 | 第44-45页 | 
| ·制度设计缺位 | 第45页 | 
| ·农村社会化养老的需求差异 | 第45-47页 | 
| ·地区差异 | 第45-46页 | 
| ·家庭差异 | 第46-47页 | 
| ·意识观念影响供需匹配 | 第47-48页 | 
| ·传统孝道 | 第47页 | 
| ·农村老人的养老观念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6. 农村养老保障社会化的对策分析 | 第49-54页 | 
| ·政府 | 第49-51页 | 
| ·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第49页 | 
| ·加大资金投入 | 第49-50页 | 
|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 第50-51页 | 
| ·村集体 | 第51-52页 | 
| ·严格政策落实 | 第51页 | 
| ·老人权益保障 | 第51-52页 | 
| ·社会力量 | 第52-54页 | 
| ·民办企业 | 第52页 | 
| ·第三部门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60页 | 
| 附录一 | 第60-66页 | 
| 附录二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