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4页 |
| 1 尼罗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 | 第14-15页 |
| 2 鱼类性别相关基因及性别特异标记研究 | 第15-23页 |
| ·鱼类性别和性染色体类型 | 第15-16页 |
| ·鱼类性别 | 第15页 |
| ·鱼类的性染色体类型 | 第15-16页 |
| ·鱼类性别相关基因及性别特异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 ·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 ·Sox基因 | 第16-17页 |
| ·DMY/DMRT1Y基因 | 第17-18页 |
| ·鱼类性别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概况 | 第18-23页 |
| ·RAPD及其在鱼类性别决定研究中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 ·SSR技术及其在鱼类性别决定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第19页 |
| ·AFLP及其在鱼类性别鉴定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ACP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SSH技术的原理及其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尼罗罗非鱼雌雄鱼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24-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 ·试验鱼 | 第24页 |
| ·实验用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33页 |
| ·本实验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页 |
| ·总RNA提取及检测 | 第25-26页 |
| ·感受态的制备 | 第26-27页 |
| ·尼罗罗非鱼雌雄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27-30页 |
|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 | 第27页 |
| ·20对ACP随机引物筛选雌雄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 | 第27-28页 |
| ·PCR产物分离与纯化 | 第28页 |
| ·纯化产物连接 | 第28页 |
| ·连接产物转化 | 第28-29页 |
| ·转化产物测序 | 第29页 |
| ·测序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 ·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 | 第30-33页 |
| ·半定量PCR | 第30-31页 |
| ·实时定量PCR分析 | 第31-3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 ·ACP方法获得尼罗罗非鱼雌雄差异表达基因 | 第33-34页 |
| ·总RNA提取的结果 | 第33页 |
| ·ACP方法获得的尼罗罗非鱼性别差异基因 | 第33-34页 |
| ·差异表达序列的比对结果 | 第34页 |
| ·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4-39页 |
| ·半定量PCR结果 | 第34-35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5-39页 |
| ·ACP3-X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35页 |
| ·ACP5-Y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35页 |
| ·ACP6-Y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35-37页 |
| ·ACP12-X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37页 |
| ·ACP14-X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37-38页 |
| ·ACP15-X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38页 |
| ·ACP18-X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38-39页 |
| ·ACP19-X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39页 |
| 3 讨论 | 第39-42页 |
| ·ACP技术的可行性 | 第39页 |
| ·差异基因的筛选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 第三章 、尼罗罗非鱼雌鱼基因组差异基因的筛选 | 第42-6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 ·试验鱼 | 第42页 |
| ·实验用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2-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50页 |
| ·本实验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43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43-44页 |
| ·基因组DNA的抽提 | 第43-44页 |
| ·DNA纯度检测 | 第44页 |
| ·尼罗罗非鱼雌鱼(XX)消减文库的构建 | 第44-49页 |
| ·链DNA RsaⅠ酶切 | 第44-45页 |
| ·Tester DNA接头连接 | 第45-46页 |
| ·第一轮杂交 | 第46页 |
| ·第二轮杂交 | 第46-47页 |
| ·第一轮PCR | 第47页 |
| ·第二轮PCR | 第47-48页 |
| ·PCR产物纯化 | 第48页 |
| ·连接pMD18-T载体 | 第48-49页 |
| ·连接产物转化 | 第49页 |
| ·库容量及插入片段大小检测 | 第49页 |
| ·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49-50页 |
| ·序列测定 | 第49-50页 |
| ·序列分析 | 第50页 |
| ·差异DNA片段的PCR验证 | 第5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9页 |
| ·尼罗罗非鱼雌鱼消减文库构建 | 第50-52页 |
| ·RsaⅠ酶切结果 | 第50-51页 |
| ·PCR扩增结果 | 第51-52页 |
| ·文库的质量分析 | 第52页 |
| ·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52-58页 |
| ·序列的测定与比对 | 第52-55页 |
| ·GO功能分析 | 第55-57页 |
| ·KEGG分析 | 第57-58页 |
| ·PCR验证结果 | 第58-59页 |
| 3 讨论 | 第59-63页 |
| 第四章 、尼罗罗非鱼超雄鱼基因组差异基因的筛选 | 第63-7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72页 |
| ·尼罗罗非鱼雌鱼消减文库构建 | 第63-65页 |
| ·RsaⅠ酶切结果 | 第63页 |
| ·PCR扩增结果 | 第63-64页 |
| ·文库的质量分析 | 第64-65页 |
| ·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65-71页 |
| ·序列的测定与比对 | 第65-68页 |
| ·GO功能分析 | 第68-71页 |
| ·KEGG分析 | 第71页 |
| ·PCR验证结果 | 第71-72页 |
| 3 讨论 | 第72-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附录Ⅰ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