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外观几何特征尺寸动态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三维重建的组成结构 | 第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 | 第13-15页 |
2 摄像机标定 | 第15-24页 |
·基于标定物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16-17页 |
·线性变换法 | 第16页 |
·非线性变换法 | 第16页 |
·两步法 | 第16-17页 |
·三个坐标系的确立及其之间的转换 | 第17-18页 |
·三个坐标系的确立 | 第17页 |
·三个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 | 第17-18页 |
·摄像机模型 | 第18-20页 |
·基于Opencv的标定系统的实现 | 第20-23页 |
·实现过程 | 第21-22页 |
·实验结果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图像的相关预处理 | 第24-31页 |
·平滑滤波处理 | 第24-26页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26页 |
·边缘检测 | 第26-30页 |
·sobel算子检测 | 第27-28页 |
·Canny算子检测 | 第28-29页 |
·Laplace算子检测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双目视觉图像立体匹配 | 第31-40页 |
·视差和视差图 | 第31-32页 |
·视差测距原理 | 第32页 |
·立体匹配的约束条件 | 第32-35页 |
·极线约束 | 第32-35页 |
·顺序性 | 第35页 |
·连续性 | 第35页 |
·唯一性 | 第35页 |
·相似性 | 第35页 |
·立体匹配技术 | 第35-36页 |
·基于特征与基于区域的立体匹配算法的比较 | 第35-36页 |
·SIFT算法的特征点提取和匹配 | 第36-39页 |
·实验过程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双目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 | 第40-46页 |
·传统三维重建方法 | 第40页 |
·空间点的三维重建 | 第40-44页 |
·基本模型 | 第40-41页 |
·基本的三维坐标求取方法 | 第41-42页 |
·基于视差测距法的三维坐标求解 | 第42-44页 |
·三维空间点重建的实验 | 第44-45页 |
·实验过程 | 第44-45页 |
·实验结果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人体外观几何特征尺寸测量系统实现 | 第46-59页 |
·硬件构成与开发环境 | 第49页 |
·系统实现 | 第49-58页 |
·硬件构成与开发环境 | 第49-50页 |
·人体姿态拍摄 | 第50-52页 |
·人体数据测量 | 第52-56页 |
·人体三维重建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7 结论 | 第59-61页 |
·研究总结 | 第59页 |
·工作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