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0-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3-24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8页 |
| ·智力资本的内涵 | 第13-14页 |
| ·智力资本的特性 | 第14-15页 |
| ·智力资本的构成 | 第15-17页 |
| ·企业成长能力的内涵 | 第17-18页 |
| ·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0-21页 |
|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知识理论 | 第21页 |
|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1-22页 |
| ·核心竞争能力理论 | 第22-24页 |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4-32页 |
| ·智力资本的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 ·智力资本评价指标的度量 | 第25-27页 |
| ·结构化智力资本指标的度量 | 第25-26页 |
| ·非结构化内部智力资本指标的度量 | 第26-27页 |
| ·非结构化外部智力资本指标的度量 | 第27页 |
| ·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指标的度量 | 第27-28页 |
| ·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能力影响的关系模型 | 第28-32页 |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2-57页 |
|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2页 |
| ·智力资本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2-45页 |
| ·结构化智力资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2-35页 |
| ·非结构化内部智力资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5-39页 |
| ·非结构化外部智力资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9-43页 |
| ·智力资本的因子得分 | 第43-45页 |
| ·样本企业描述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 ·结构方程的路径与效用分析 | 第46-54页 |
| ·构建模型 | 第46-47页 |
| ·识别模型 | 第47页 |
| ·初始模型的拟合评价 | 第47-48页 |
| ·修正模型 | 第48-51页 |
| ·假设检验 | 第51-54页 |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 ·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能力的直接影响 | 第54-55页 |
| ·智力资本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企业的成长能力 | 第55页 |
| ·智力资本的纵向变化影响企业的成长能力 | 第55-57页 |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 | 第57-62页 |
|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 ·对策 | 第58-62页 |
| ·设立首席知识官,提升智力资本战略高度 | 第58页 |
| ·注重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 | 第58-59页 |
| ·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知识共享 | 第59-60页 |
| ·实现与客户双向、互动学习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