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9-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5-17页 |
一、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资源税的理论概述 | 第17-21页 |
第一节 资源税的概念和分类 | 第17-18页 |
一、资源税的概念 | 第17页 |
二、资源税的分类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征收资源税的理论依据 | 第18-21页 |
一、地租理论 | 第18-19页 |
二、外部性理论 | 第19页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国资源税的现状分析 | 第21-27页 |
第一节 中国资源税的沿革 | 第21-22页 |
一、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到1984年 | 第21页 |
二、第二个阶段是1984年到1993年 | 第21页 |
三、第三个阶段是1994年到2010年 | 第21-22页 |
四、第四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 | 第22页 |
第二节 当前中国资源税制的主要特点 | 第22-24页 |
一、具有特定的范围 | 第23页 |
二、具有收益的性质 | 第23-24页 |
三、具有级差收入的性质 | 第24页 |
第三节 当前中国资源税制存在的缺陷 | 第24-27页 |
一、资源税征税范围过窄 | 第24-25页 |
二、资源税计税依据和计征方式不科学 | 第25页 |
三、资源税率偏低 | 第25页 |
四、资源税的分配机制不合理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中国资源税改革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27-41页 |
第一节 中国资源税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 | 第27-29页 |
一、中国资源税的总量分析 | 第27-28页 |
二、中国资源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中国资源税改革的效应分析 | 第29-41页 |
一、中国资源税改革经济效应的定量分析 | 第29-36页 |
二、中国资源税改革经济效应的定性分析 | 第36-41页 |
第五章 中国资源税改革的结论及完善建议 | 第41-49页 |
第一节 中国资源税改革的结论 | 第41-44页 |
一、资源税改革正面效应的总结 | 第41-42页 |
二、资源税改革负面效应的总结 | 第42-43页 |
三、资源税改革总效应的总结及下一步改革方向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完善资源税改革的建议 | 第44-49页 |
一、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 | 第44-45页 |
二、扩大从价计征范围,以储量为课税依据 | 第45页 |
三、合理调整资源税税率 | 第45-46页 |
四、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扶持,引导企业合理的生产经营 | 第46-47页 |
五、完善资源税征收管理机制和分配比例 | 第47-48页 |
六、保证居民消费者的正常生活水平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