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33页 |
·中国的水污染现状及来源 | 第9-11页 |
·水污染现状 | 第9-10页 |
·水污染的来源 | 第10-11页 |
·膜及膜分离技术简介 | 第11页 |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 第11-12页 |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膜分离过程特性 | 第12页 |
·膜与膜分离设备的分类及其工业应用 | 第12-20页 |
·膜的分类 | 第12-17页 |
·按膜的化学组成分类 | 第13-16页 |
·按膜的物理形态分类 | 第16页 |
·按膜的化学性质分类 | 第16-17页 |
·按膜的分离精度分类 | 第17页 |
·膜分离设备分类 | 第17-20页 |
·膜分离机理 | 第20页 |
·膜传递过程模型 | 第20-2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CFD简介 | 第25-30页 |
·CFD模拟软件的模块组成 | 第26-27页 |
·Fluent模拟过程 | 第27-30页 |
·应用Gambit软件对系统建模 | 第27-28页 |
·应用Gambit软件对所建模型划分网格 | 第28-29页 |
·Fluent软件对模型的前处理及后处理过程 | 第29-30页 |
·Fluent软件模拟的优点 | 第30页 |
·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30-33页 |
·研究背景 | 第30-32页 |
·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2 卷式膜分离器中隔网的优化前处理部分 | 第33-41页 |
·建模思路 | 第33-35页 |
·卷式膜组件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第35-37页 |
·控制方程 | 第35-36页 |
·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膜参数设置 | 第37-38页 |
·其他参数设定 | 第38-40页 |
·流体属性设定 | 第38页 |
·求解器设定情况 | 第38-39页 |
·流体的粘度模型设定 | 第39-40页 |
·算法设定情况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卷式膜分离器中隔网的流体力学模拟 | 第41-58页 |
·隔网细丝直径对膜分离过程中的流体力学影响 | 第41-45页 |
·隔网细丝直径对速度和湍流强度分布的影响 | 第41-44页 |
·隔网细丝直径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隔网细丝间距对膜分离过程中的流体力学影响 | 第45-49页 |
·隔网细丝间距对速度和湍流强度分布的影响 | 第45-48页 |
·隔网细丝间距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隔网细丝形状对膜分离过程中的流体力学影响 | 第49-53页 |
·隔网细丝截面形状对速度和湍流强度分布的影响 | 第49-52页 |
·隔网细丝形状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隔网细丝的排列方式对膜分离过程中的流体力学影响 | 第53-57页 |
·隔网细丝的排列方式对速度和湍流强度分布的影响 | 第53-56页 |
·隔网细丝排列方式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膜分离器的流程模拟讨论 | 第58-66页 |
·隔网的粗糙程度对水透过膜的通量的影响 | 第58页 |
·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Hagen-Poiseuille公式中影响水透过膜的通量的因素 | 第60-63页 |
·膜孔的平均直径对水透过膜的通量的影响 | 第61页 |
·膜两侧压差对水透过膜的通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膜皮层平均厚度对水透过膜的通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多孔阶跃模型中影响膜通量的因素 | 第63-65页 |
·面渗透性对水透过膜的通量的影响 | 第63页 |
·压力阶跃系数对水透过膜的通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流体中颗粒的大小对水透过膜的通量的影响 | 第64页 |
·膜的厚度对水透过膜的通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实验研究超滤膜分离装置 | 第66-72页 |
·操作压力对出口产水流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流体温度对出口产水流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循环比对出口水流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前60min内出口产水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