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Mg-Sn-Mn及Mg-Cu-Mn合金的性能优化和显微结构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9-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33页
   ·课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0-12页
   ·文献综述第12-29页
     ·镁及其合金的结构特点第12-13页
     ·镁合金开发方向第13-19页
     ·合金设计方法第19-22页
     ·相变晶体学模型及其在镁合金中的应用第22-29页
   ·Mg-Sn 及 Mg-Cu 合金中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第33-40页
   ·合金系的成分选择第33页
   ·合金的熔炼第33-34页
   ·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第34-35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35页
   ·合金成分及物相分析第35-36页
   ·组织表征第36-39页
     ·金相样品制备及组织观察第36页
     ·透射电镜(TEM)样品制备第36-37页
     ·电子显微学表征第37-39页
   ·理论分析及模拟第39-40页
第3章 Ag、Zn 对 Mg-Sn-Mn 合金时效硬化行为及显微组织的优化第40-70页
   ·合金成分的确定第40-41页
   ·合金铸态硬度及金相组织观察第41-43页
   ·合金固溶态组织观察第43页
   ·合金的时效硬化行为第43-44页
   ·峰时效合金中沉淀相组织特征及其与性能关系分析第44-48页
     ·物相鉴定第44-45页
     ·沉淀相的数量、尺寸、分布第45-48页
     ·沉淀相分布与合金性能关系分析第48页
   ·过时效态合金中的沉淀相组织第48-50页
   ·Ag 和 Zn 的分布及其对沉淀相形核的影响第50-53页
   ·沉淀相的鉴定及晶体学特征第53-67页
     ·Mg_2Sn 沉淀相鉴定及晶体学第54-56页
     ·Mn 沉淀相鉴定及晶体学第56-57页
     ·Mg_(54)Ag_(17)沉淀相鉴定及晶体学第57-65页
     ·Mg_(25.04)Ag_(7.96)沉淀相鉴定及晶体学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第4章 Cu、Al 对 Mg-Sn-Mn 合金时效硬化行为及显微组织的优化第70-86页
   ·合金成分的确定第70-72页
   ·合金铸态及固溶态显微组织第72-77页
     ·铸态显微组织及物相分析第72-76页
     ·固溶态显微组织第76-77页
   ·合金的时效硬化行为及其对应显微结构第77-82页
     ·合金的时效硬化特征第77页
     ·合金峰时效态沉淀相组织及其与时效硬化行为的关系第77-80页
     ·合金时效 700h 沉淀相组织及其组织演化分析第80-82页
   ·Cu、Al 在峰时效合金中的分布及其作用机制探讨第82-84页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5章 Mg-Sn-Mn 系列合金中的沉淀相晶体学第86-118页
   ·OR1 型’-Mg_(54)Ag_(17)沉淀相晶体学分析及界面结构预测第86-100页
     ·OR1 型’相界面的二次择优态第87-92页
     ·OR1 型’相的界面结构分析及预测第92-97页
     ·OR1 型’相的界面结构的实验验证第97-100页
   ·OR2 型’-Mg_(54)Ag_(17)沉淀相晶体学第100-109页
     ·利用 g 平行法则确定 OR2 的准确位向关系第102-104页
     ·OR2 位向关系的二次择优态第104-105页
     ·OR2 型’相界面结构的分析第105-109页
   ·OR1 型 Mg_2Sn 的界面结构的实验观察第109-117页
     ·OR1 型 Mg_2Sn 的刻面台阶结构第109-112页
     ·OR1 型 Mg_2Sn 的界面位错结构第112-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6章 高阻尼 Mg-3Cu-1Mn-2Zn-1Y 铸态合金的显微结构第118-141页
   ·合金的成分及铸态金相组织第118-119页
   ·铸态合金晶粒内部的显微组织第119-129页
     ·晶内第二相鉴定及分布第119-122页
     ·晶内位错组态第122-125页
     ·铸态合金退火后的晶内显微组织第125-127页
     ·铸态合金中的孪晶特征第127-129页
   ·铸态合金中晶界第二相的结构特征第129-139页
     ·晶界第二相的排列第129-130页
     ·晶界长周期相结构及其堆垛第130-138页
     ·晶界长周期相成分及其形成规律第138-139页
   ·Mg-Cu-Mn-Zn-Y 铸态合金阻尼机制探讨第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7页
致谢第157-159页
附录 A 几种元素之间的二元相图第159-16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模拟与发光性能研究
下一篇:气膜冷却各向异性湍流场中流动传热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