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品种论文

牦牛蹄部的结构及动脉分布

摘要第1-6页
Summary第6-8页
缩略词表第8-9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牦牛蹄部的大体解剖结构第11-18页
 引言第11页
 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实验材料第1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11页
   ·实验方法第11-12页
 2 牦牛蹄部解剖学结果第12-13页
   ·牦牛的蹄缘第12页
   ·牦牛的蹄冠第12-13页
   ·牦牛的蹄壁第13页
   ·牦牛的蹄底第13页
   ·牦牛的蹄球第13页
 3 讨论第13-15页
   ·牦牛的蹄壁冠状层结构第13-14页
   ·牦牛的蹄壁小叶层第14页
   ·牦牛的蹄球皮下组织第14-15页
 附图第15-18页
第二章 牦牛蹄部的组织学结构第18-28页
 引言第18页
 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18-22页
   ·实验材料第18页
   ·主要试剂第1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18-19页
   ·需要的溶液和试剂配制方法第19-20页
   ·软化、脱水及包埋第20-21页
   ·染色方法的步骤第21页
     ·Masson’s 三色染色第21页
     ·Weigert-Van Gieson 染色(W-VG 染色)第21页
     ·Sacpic staining(天青石蓝染色)第21页
     ·偏振光显微镜照射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2页
 2 结果第22-23页
   ·蹄缘(图 7A)第22页
   ·蹄冠第22页
   ·蹄壁(图 7G)第22-23页
   ·蹄底(图 7M)第23页
   ·蹄球(图 7O)第23页
 3 讨论第23-25页
   ·蹄缘和蹄冠的组织结构第23-24页
   ·蹄壁和蹄底的组织结构第24页
   ·蹄球的组织结构第24-25页
 附图第25-28页
第三章 牦牛指(趾)部及蹄部动脉血管的研究第28-37页
 引言第28-29页
 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9-30页
   ·实验动物第29页
   ·主要试剂第29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9页
   ·需要的溶液和试剂配制方法第29页
   ·实验方法第29-30页
 2 结果第30-32页
   ·牦牛指(趾)及蹄部解剖结构第30页
   ·牦牛指部和蹄部主要动脉的起源、分支和走向第30-31页
     ·指掌侧第 3 总动脉起源、分支及走向第30页
     ·第 3、第 4 指枕动脉的起源、分支及走向第30页
     ·第 3、第 4 指掌轴侧固有动脉的起源、分支及走向第30-31页
     ·中指节骨掌侧动脉支和背侧动脉支的来源、分支及走向第31页
     ·第 3、第 4 指折转固有动脉的起源、分支及走向第31页
     ·第 3、第 4 指远轴侧固有动脉的起源、分支及方向第31页
   ·牦牛趾部和蹄部主要动脉的起源、分支和走向第31-32页
   ·牦牛蹄壁和蹄底血管的分布第32页
 3 讨论第32-34页
   ·折转角的结构第32页
   ·不同年龄、不同品种、不同种属动物蹄部动脉血管的比较第32页
   ·蹄壁和蹄底血管分布与功能的关系第32页
   ·蹄部结构分布与功能的关系第32-34页
 附图第34-37页
第四章 结论第37-38页
 1 解剖学第37页
 2 组织学第37页
 3 前后指(趾)及蹄部动脉血管的分布及走向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第五章 文献综述第41-55页
 1 哺乳动物爪的概述第41-43页
   ·钩状爪第42页
   ·蹄状爪第42-43页
   ·扁平状爪第43页
 2 哺乳动物爪的研究进展第43-50页
   ·马蹄部的研究进展第43-48页
     ·蹄匣角质化第44-45页
     ·蹄匣角质的增长第45页
     ·角质小管第45-46页
     ·真皮第46页
     ·蹄部的血管供给第46-48页
   ·大象指(趾)部的研究进展第48页
   ·双峰驼爪部的研究进展第48-49页
   ·牛蹄的研究进展第49-50页
 3 牦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介第56-57页
导师简介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半套式PCR技术检测土壤中弓形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