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绪论 | 第10-17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研究区域概述 | 第14-17页 |
| ·榆林市自然及资源概况 | 第14页 |
| ·榆林市社会经济概况 | 第14-17页 |
| 2.理论综述与文献回顾 | 第17-25页 |
| ·理论综述 | 第17-20页 |
| ·发展经济学中的协调发展思维 | 第17-18页 |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 ·本文的研究架构 | 第19-20页 |
| ·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 ·国内外有关科学发展量化评估的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 ·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 HDI 的评价与研究 | 第22-24页 |
| ·协调发展状况的量化分析方法文献概括 | 第24-25页 |
| 3.基于绿色 GDP 的榆林市 GHDI 核算与解析 | 第25-44页 |
| ·绿色 GDP 核算的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 ·自然资源耗减损失核算 | 第26-28页 |
| ·矿产资源的耗减损失核算 | 第26-27页 |
| ·土地资源耗减核算 | 第27-28页 |
| ·环境退化损失价值量核算 | 第28-34页 |
| ·工业废水污染价值量核算 | 第28-30页 |
| ·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 | 第30-32页 |
| ·固体废物污染价值量核算 | 第32-34页 |
| ·经环境污染调整的 GDP 核算 | 第34-37页 |
| ·资源环境成本汇总 | 第34-36页 |
| ·绿色 GDP 核算体系主要指标分析 | 第36-37页 |
| ·将绿色 GDP 嵌入 HDI 的方法和形成过程 | 第37-39页 |
| ·榆林市 GHDI 的核算与分析 | 第39-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榆林市经济、社会、生态三系统协调测度研究 | 第44-53页 |
| ·协调性测度研究的意义 | 第44页 |
| ·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 第44-47页 |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4-46页 |
| ·评价方法概述 | 第46-47页 |
| ·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计算与讨论 | 第47-49页 |
| ·静态协调度计算与讨论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5.榆林市协调发展系统的面板数据研究 | 第53-63页 |
| ·经济、环境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 第53-55页 |
|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 第53-54页 |
| ·环境与就业的关系 | 第54页 |
| ·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54-55页 |
|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第55-57页 |
| ·模型构建 | 第55-56页 |
| ·样本数据变量的统计描述 | 第56-57页 |
| ·计量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 ·收入方程计量结果及分析 | 第57-58页 |
| ·环境方程计量结果及分析 | 第58-60页 |
| ·就业方程计量结果及分析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6.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3-70页 |
|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 第63-64页 |
| ·发展方向的确定 | 第64-66页 |
| ·政策环境的优化 | 第66-68页 |
|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 第68-70页 |
| 7.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 第70-72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