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和谐社会视角下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绪论第8-15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目的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综述第10-13页
     ·国外关于移民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综述第10页
     ·国内关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第10-12页
     ·研究评述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研究框架第14-15页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家庭教育第15-24页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介绍第15-21页
     ·马克思社会阶层理论第15-18页
     ·马克思家庭教育思想第18-20页
     ·和谐社会理论第20-21页
   ·农民工家庭教育研究对象第21-24页
     ·家庭教育的定义与研究对象第21-22页
     ·农民工家庭教育研究对象第22-24页
3.目前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基本现状分析第24-32页
   ·农民工家庭生活基本现状分析第24-27页
     ·农民工就业状况第24-25页
     ·农民工家庭收入状况第25页
     ·家庭居住空间资源第25-26页
     ·家庭所拥有社会关系资源第26-27页
   ·农民工家庭子女受教育状况概述第27-32页
     ·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状况第27-29页
     ·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受限第29-32页
4.西安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与实证分析第32-48页
   ·对农民工家长的实地调研第32-35页
     ·实地调研的农民工家长范围与访谈设计第32-33页
     ·调研归纳的三类农民工家庭及背景介绍第33-35页
   ·三类农民工家庭子女教育情况调查第35-48页
     ·类型一:经济拮据的不稳定多子女农民工家庭子女教育情况调查第35-38页
     ·类型二:多子女、新团聚的农民工家庭子女教育情况调查第38-43页
     ·类型三:稳定的独生子女农民工家庭子女教育情况调查第43-48页
5.西安市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及影响分析第48-60页
   ·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8-53页
     ·家庭教育总量不足第48-49页
     ·教育观念有所改变,但教育行为仍保留传统模式第49-50页
     ·亲子互动效果不佳,家庭不够融洽第50-51页
     ·子女学习效果不佳,成绩不理想、学习能力不强第51页
     ·农民工子女个性及心理方面的问题第51-52页
     ·家校合作不够紧密第52-53页
     ·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体系第53页
   ·引发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3-57页
     ·经济原因第53-54页
     ·文化原因第54-55页
     ·社会制度原因第55-57页
   ·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社会影响分析第57-60页
6.改进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分析第60-69页
   ·积极改善农民工家庭经济条件现状第60-61页
     ·反社会阶层排斥,规避农民工就业歧视第60-61页
     ·重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就业竞争实力第61页
   ·积极改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环境第61-65页
     ·提升家长素养,拓展文化氛围第61-63页
     ·改变教育子女观念,为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63-64页
     ·建立亲子交流,加强心理沟通第64-65页
   ·积极探索农民工子女家校合作的模式第65-67页
     ·架设好家校联系的沟通桥梁,营造家校合作长效模式第65页
     ·对老师进行家教知识培训,为家长学校的建立提供前提条件第65-66页
     ·设立家长学校,进一步优化学校对家长的指导第66-67页
   ·促进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纳入社会支持体系第67-69页
     ·探索社区资源,造福家庭教育第67页
     ·增强媒体效应,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第67-69页
结束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附录一第74-77页
附录二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新开门夹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设计研究
下一篇:榆林市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