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1页 |
| 一 实验材料 | 第11-15页 |
| ·样本的来源及临床资料 | 第11-12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12-15页 |
| 二 实验方法 | 第15-19页 |
| ·实验分组 | 第15页 |
| ·实验方法 | 第15-17页 |
| ·标本的收集及处理 | 第15页 |
| ·炎症细胞因子的检测 | 第15-17页 |
| ·芯片质量监控及数据标准化 | 第17-18页 |
| ·统计分析 | 第18-19页 |
| 三 实验结果 | 第19-25页 |
| ·各组芯片扫描图片 | 第19-20页 |
| ·炎性细胞因子在丛集性头痛中不同时期的表达及变化 | 第20-22页 |
| ·两组间存在差异性表达的炎性细胞因子筛选结果 | 第22-25页 |
| 四 讨论 | 第25-35页 |
| ·抗体芯片在丛集性头痛中的应用价值 | 第25-26页 |
| ·关于样本方面的问题 | 第26页 |
| ·高表达的炎症细胞因子的功能及意义及其与丛集性头痛的相关性 | 第26-32页 |
| ·白细胞介素在丛集性头痛中的表达及意义 | 第27-31页 |
| ·白细胞介素与无菌性炎症的关系 | 第27-29页 |
| ·白细胞介素与下丘脑的关系 | 第29-30页 |
| ·白细胞介素介导的炎症反应与CH的关系 | 第30-31页 |
| ·趋化因子在丛集性头痛中的表达及意义 | 第31-32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32页 |
| ·小结与展望 | 第32-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 综述 | 第39-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件1 | 第49-51页 |
| 附件2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