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电压下铝电解槽电热场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现代铝电解工业简介 | 第10-11页 |
| ·我国铝工业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铝电解槽节能减排的思路 | 第12-13页 |
| ·低压铝电解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降低槽电压的方法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低电压运行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水平电流研究概述 | 第17页 |
| ·铝电解槽电热场仿真计算概述 | 第17-21页 |
| ·电场仿真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热场仿真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电热场仿真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1-22页 |
| ·本课题意义 | 第21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2 铝电解槽电热场解析模型 | 第23-31页 |
| ·物理模型描述 | 第23页 |
| ·电解槽内电热场仿真的数学模型与方法 | 第23-30页 |
| ·电场计算模型 | 第23-25页 |
| ·热场计算模型 | 第25-30页 |
| ·铝电解槽电场解析物理模型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铝电解槽电场的计算与分析 | 第31-40页 |
| ·1/4槽电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 ·槽体系电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 ·极距电压分布 | 第33页 |
| ·阳极电压分布 | 第33-34页 |
| ·阴极电压分布 | 第34页 |
| ·槽体系电压计算结果的验证 | 第34-35页 |
| ·电解槽电流分布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5-39页 |
| ·铝液层电流密度分布 | 第36-37页 |
| ·电解质层电流密度分布 | 第37-38页 |
| ·阳极电流密度分布 | 第38页 |
| ·阴极电流密度分布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减小铝液层水平电流的研究 | 第40-53页 |
| ·初始情况下铝液层电流密度分布 | 第40-43页 |
| ·边界条件及载荷 | 第40-41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1-43页 |
| ·钢棒结构优化及其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 ·钢棒模型模拟方案 | 第43-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 ·增加绝缘挡板对铝液中水平电流的影响 | 第48-51页 |
| ·方案模型结构简介 | 第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5 低电压下铝电解槽热平衡分析 | 第53-67页 |
| ·工艺条件对铝电解槽热场的影响 | 第53-57页 |
| ·极距 | 第53-55页 |
| ·初晶点温度 | 第55页 |
| ·换极 | 第55-56页 |
| ·电解质高度 | 第56-57页 |
| ·能量平衡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7-62页 |
| ·计算结果 | 第58-61页 |
| ·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61-62页 |
| ·低电压下铝电解槽的热平衡分析 | 第62-66页 |
| ·不同槽电压下热平衡分析 | 第62-64页 |
| ·低电压下保温方案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6 全文总结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