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18页 |
1. 血小板减少的认识 | 第11-13页 |
·血小板的生成 | 第11页 |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 第11页 |
·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 | 第11页 |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 | 第11-13页 |
·中医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 | 第13页 |
2. 中医药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 第13-15页 |
·补益脾肾 | 第13-14页 |
·滋补肝肾 | 第14页 |
·健脾和胃 | 第14-15页 |
·补益之中兼以驱邪 | 第15页 |
·中成药及单药 | 第15页 |
3. 加味四逆汤治疗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理论研究 | 第15-17页 |
4. 阳性对照组白介素-11升血小板的机制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8-2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实验药物 | 第1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8-20页 |
·血小板减少模型建立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检测指标 | 第19页 |
·中药剂量计算方法 | 第19页 |
·腹腔注射方法 | 第19页 |
·小鼠灌胃方法 | 第19-20页 |
·实验结果的处理 | 第20页 |
3. 结果 | 第20-22页 |
·小鼠造模前、治疗前血小板的值的比较 | 第20页 |
·各药物治疗7天对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的影响 | 第20-21页 |
·各药物治疗14天对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的影响 | 第21-22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2-24页 |
1. 模型的制作与评价 | 第22页 |
·模型的制作 | 第22页 |
·造模成功的评价 | 第22页 |
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2-23页 |
3. 问题与展望 | 第23页 |
4.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