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丹参二萜醌组分整体药剂学性质表征及其固体分散体微丸的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6页
   ·基于物质基础组分的现代中药制剂第15-30页
     ·中药制剂的现代化进程及束缚其发展的瓶颈第15页
     ·现代中药组分制剂研究的意义和思路第15页
     ·现代中药制剂的设计基础——中药组分及“组分结构理论”第15-16页
     ·基于中医药整体观表征组分整体性质的技术方案第16-18页
     ·基于组分层次的现代中药制剂的设计技术第18-24页
     ·现代中药组分制剂的评价体系第24-30页
   ·丹参二萜醌组分的文献研究第30-35页
     ·丹参二萜醌组分的化学成分研究第30-32页
     ·丹参二萜醌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第32-34页
     ·丹参二萜醌的制剂学研究第34-35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6页
第二章 药效学筛选表征丹参二萜醌组分整体性质的代表性成分的研究第46-67页
   ·ADP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模型初步筛选丹参二萜醌组分中代表性成分第46-51页
     ·实验材料第46-47页
     ·丹参二萜醌组分中有限个代表性成分的选择方法第47页
     ·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第47-48页
     ·溶媒的选择第48页
     ·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比较不同的中药组分第48-49页
     ·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比较丹参二萜醌组分中各主成分组合第49-50页
     ·本节小结第50-51页
   ·家兔体外凝血四项实验辅助筛选丹参二萜醌组分中的代表性成分第51-55页
     ·实验材料第51页
     ·丹参二萜醌组分中有限个代表性成分的选择方法第51页
     ·凝血四项的测定第51-52页
     ·溶媒对凝血四项的影响第52-53页
     ·家兔体外凝血四项比较不同的中药组分第53页
     ·家兔体外凝血四项比较丹参二萜醌组分及其各主成分组合第53-54页
     ·本节小结第54-55页
   ·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验证丹参二萜醌组分中的代表性成分第55-61页
     ·实验材料第55-56页
     ·丹参二萜醌组分中有限个代表性成分的选择方法第56页
     ·实验分组、给药方法及测定方法第56-57页
     ·各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J点变化差异性的比较第57页
     ·各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中SOD和MDA的比较第57-58页
     ·各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LDH和CK活力的比较第58页
     ·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第58-60页
     ·本节小结第60-61页
   ·HPLC解析丹参二萜醌组分中的代表性成分的结构第61-64页
     ·仪器与材料第61页
     ·方法与结果第61-64页
     ·本节小结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第三章 丹参二萜醌组分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研究第67-77页
   ·基于向量夹角余弦和格鲁布斯法的相似性分析方法的建立第67-69页
     ·向量夹角余弦函数——趋势分析第67-68页
     ·格鲁布斯法——差异性判断第68页
     ·本节小结第68-69页
   ·丹参二萜醌组分平衡溶解度与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第69-75页
     ·仪器与材料第69页
     ·试验方法第69-71页
     ·试验结果第71-75页
     ·本节小结第75页
   ·本章小结第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第四章 改善丹参二萜醌组分溶解性的设计技术第77-99页
   ·丹参二萜醌组分固体分散体的制备第77-87页
     ·仪器与材料第77页
     ·分析条件及制备方法第77-79页
     ·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测定第79页
     ·载体材料的选择第79-82页
     ·药载比的确定第82-83页
     ·溶解度的测定第83-84页
     ·丹参二萜醌-PVP固体分散体累积溶出百分率的测定第84-85页
     ·固体分散体的表征第85-87页
     ·本节小结第87页
   ·丹参二萜醌组分固体分散体微丸的制备第87-97页
     ·仪器与材料第88页
     ·分析条件、制备及评价方法第88-89页
     ·处方筛选第89-93页
     ·工艺优化第93-95页
     ·丹参二萜醌组分固体分散体微丸的体外释放第95-97页
     ·本节小结第97页
   ·本章小结第97页
 参考文献第97-99页
第五章 丹参二萜醌组分及其固体分散体微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第99-110页
   ·大鼠血浆中丹参二萜醌组分的UP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第99-104页
     ·材料第99页
     ·方法与结果第99-104页
     ·小结第104页
   ·丹参二萜醌组分及其固体分散体微丸的药动学研究第104-108页
     ·实验动物第104页
     ·方法第104-105页
     ·结果第105-108页
     ·小结第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0-113页
   ·研究创新点第110页
     ·理论创新第110页
     ·技术创新第110页
     ·创新成果第110页
   ·主要结论第110-111页
     ·药效学筛选表征丹参二萜醌组分整体性质的代表性成分第110页
     ·相似性分析及质量分数权重系数法表征组分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第110-111页
     ·固体分散技术及挤出滚圆技术改善丹参二萜醌组分的溶解性问题第111页
     ·丹参二萜醌组分及其固体分散体微丸的生物利用度评价第111页
   ·工作展望第111-113页
     ·建立基于丹参二萜醌组分整体性质的质量控制新方法第111页
     ·探寻更为适宜的表征组分性质的统计方法及数学模型第111-112页
     ·完善基于组分整体性质的中药组分制剂的评价体系第112-11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姜对附子成分溶出及其药动学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加味四逆汤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小鼠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