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3-24页 |
·花生胚胎发育的研究 | 第14-15页 |
·植物激素调控种子发育的研究 | 第15-21页 |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 第15页 |
·赤霉素的作用 | 第15-17页 |
·生长素的作用 | 第17-18页 |
·脱落酸的作用 | 第18页 |
·乙烯的作用 | 第18-19页 |
·油菜素内酯的作用 | 第19页 |
·植物激素与种子发育的关系 | 第19-21页 |
·蔗糖代谢与种子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 第21-22页 |
·植物库器官中蔗糖卸载的研究 | 第21页 |
·蔗糖代谢酶及其活力变化对种子发育的影响 | 第21-22页 |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转录组测序技术 | 第22-23页 |
·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 | 第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1页 |
·荚果和子仁生长发育特性及营养成分积累的测定试验 | 第24-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种植与标记 | 第24-2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仪器 | 第25页 |
·试剂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荚果和子仁的发育动态 | 第25页 |
·子仁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子仁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子仁可溶性糖含量及其组分的测定 | 第26-27页 |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试验 | 第27-2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7页 |
·仪器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蔗糖代谢相关酶活力的测定试验 | 第28-3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仪器 | 第28页 |
·试剂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酶的提取方法 | 第29页 |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酶活力的计算 | 第30页 |
·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试验 | 第30-31页 |
·材料种植和样品制备 | 第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50页 |
·突变体与发育正常品种间荚果和子仁生长发育特征的比较 | 第31-35页 |
·荚果和子仁鲜重的变化特征 | 第31-32页 |
·荚果鲜重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子仁鲜重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32页 |
·荚果干重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32-34页 |
·荚果干重的生长动态 | 第32-33页 |
·荚果干物质积累速率的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子仁干重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34-35页 |
·子仁干重的生长动态 | 第34页 |
·子仁干物质积累速率的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突变体与发育正常品种间营养物质积累特性的比较 | 第35-39页 |
·脂肪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36页 |
·可溶性糖含量及其组分的变化 | 第36-39页 |
·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 | 第36-37页 |
·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 第37页 |
·果糖含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蔗糖含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己糖/蔗糖比值的变化 | 第39页 |
·突变体与发育正常品种间内源激素含量的比较 | 第39-44页 |
·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9-40页 |
·赤霉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0-41页 |
·生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1页 |
·脱落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1-42页 |
·6-BA 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2-43页 |
·内源激素含量与荚果和子仁干物质积累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细胞分裂素(Z+ZR)含量与干物质积累速率的相关性 | 第43页 |
·GA 含量与干物质积累速率的相关性 | 第43页 |
·IAA 含量与干物质积累速率的相关性 | 第43页 |
·ABA 含量与干物质积累速率的相关性 | 第43-44页 |
·突变体与发育正常品种间蔗糖代谢相关酶活力的比较 | 第44-47页 |
·蔗糖裂解方向酶活力的动态变化 | 第44-46页 |
·酸性转化酶活力的变化特征 | 第44-45页 |
·中性转化酶活力的变化特征 | 第45页 |
·蔗糖合成酶裂解方向酶活力的变化特征 | 第45-46页 |
·蔗糖合成方向酶活力的动态变化 | 第46-47页 |
·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酶活力的变化特征 | 第46-47页 |
·蔗糖磷酸合成酶活力的变化特征 | 第47页 |
·突变体与其亲本子仁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 | 第47-50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 | 第48-49页 |
·突变体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第49页 |
·蔗糖代谢与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4页 |
·花生荚果和子仁发育特征分析 | 第50页 |
·内源激素含量与种子发育的相关分析 | 第50-51页 |
·蔗糖代谢酶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及组分变化与种子发育的相关分析 | 第51-52页 |
·内源激素含量和蔗糖代谢与差异表达基因的相关分析 | 第52-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