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 导论 | 第9-20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村民自治 | 第12-14页 |
2、"4+2"工作法 | 第14-15页 |
(三) 核心概念 | 第15-17页 |
1、"4+2"工作法 | 第16页 |
2、民主管理 | 第16-17页 |
(四)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文献分析 | 第18页 |
2、问卷调查 | 第18-19页 |
3、直接访谈 | 第19页 |
4、个案分析 | 第19-20页 |
二 "4+2"工作法的缘起 | 第20-26页 |
(一) "4+2"工作法出台的背景 | 第20-23页 |
1、基层工作环境的新变化,需要基层工作的新办法,新机制 | 第20-21页 |
2、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是"4+2"工作法产生的直接原因 | 第21-22页 |
3、邓州市面临的社会稳定形式是"4+2"工作法产生的现实原因 | 第22-23页 |
(二) "4+2"工作法在G村的发展 | 第23-26页 |
三 "4+2"工作法运作流程及主要特点 | 第26-37页 |
(一) "4+2"工作法运作流程 | 第26-32页 |
1、"四议" | 第26-31页 |
2、"两公开" | 第31-32页 |
(二) "4+2"工作法的主要特点 | 第32-37页 |
1、创新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巩固 | 第32-33页 |
2、完善"两委"协调机制,充分协商,"1+1>2" | 第33-34页 |
3、探索基层党内民主实现机制,挖掘党内民主资源 | 第34页 |
4、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村民自治由"文本"到"实践" | 第34-35页 |
5、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以监督制约权力",寻求村民自治权的合理有效应用 | 第35-37页 |
四"4+2"工作法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第37-48页 |
(一) "4+2"工作法的成效及原因 | 第37-42页 |
1、多数与少数的关系问题 | 第40页 |
2、纵向和横向的协调问题 | 第40-41页 |
3、配套制度建设问题 | 第41-42页 |
(二) "4+2"工作法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8页 |
1、如何克服"搭便车"问题 | 第43-44页 |
2、"4+2"工作法的成本问题 | 第44-45页 |
3、如何使"好制度"落实好 | 第45-48页 |
五结论与思考 | 第48-55页 |
(一) 结论:"4+2"工作法是什么? | 第48-52页 |
1、"4+2"工作法是一个系统化的参与机制 | 第48-49页 |
2、"4+2"工作法是一个通过规范程序来规范决策的过程 | 第49-50页 |
3、"4+2"工作法是一个决策和监督相互推动的民主管理机制 | 第50-52页 |
(二) 思考 | 第52-55页 |
1、"4+2"工作法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分析 | 第52-53页 |
2、4+2工作法与民主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主要参考著作 | 第55-56页 |
主要参考论文 | 第56-58页 |
其它参考资料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