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地方财政论文

我国县治的财政基础及其变革--对一个农业大县的考察分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一、绪论第10-18页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1-13页
   ·财政基础的理论构建第13-14页
     ·财政基础的概念界定第13页
     ·财政基础的理论构建第13-14页
   ·本文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的解释第14-15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重难点、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5-16页
   ·个案区及研究时段的选择第16-18页
     ·A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第16页
     ·研究时段的选择第16-18页
二、"大锅吃饭"(1949-1979年):体制框架内的盈余型财政第18-25页
   ·体制基础与管理基础第18-20页
   ·收入基础与分配基础第20-24页
   ·小结第24-25页
三、"分灶吃饭"(1980-1998年):困境凸显中的依赖型财政第25-34页
   ·体制基础与管理基础第25-27页
   ·收入基础与分配基础第27-31页
   ·预算外收支第31-33页
   ·小结第33-34页
四、"市区分饭"(1999—2009年):双重挤压下的管制型财政第34-49页
   ·体制基础与管理基础第34-37页
   ·收入基础与分配基础第37-47页
   ·预算外收支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五、A区财政基础变迁对农业区县县治的影响分析第49-63页
   ·A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县治绩效第49-56页
   ·A区财政基础对A区县治的影响第56-61页
     ·体制基础对A区县治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第57页
     ·收入基础是A区县治的物质保障第57-59页
     ·分配基础体现着A区县治的主要绩效第59-60页
     ·管理基础是提高A区县治绩效的根本途径第60-61页
   ·主要政策建议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后记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4+2”工作法:税费改革背景下的民主管理机制创新--以河南G村“4+2”工作法实践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