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胚乳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与流式纯化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部分 | 第13-3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玉米胚乳细胞的发育 | 第13-14页 |
·内复制生物学意义 | 第13-14页 |
·玉米胚乳内复制 | 第14页 |
·植物原生质体研究概述 | 第14-17页 |
·原生质体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植物原生质体的特点和用途 | 第15页 |
·玉米原生质体研究 | 第15页 |
·原生质体酶法分离 | 第15-17页 |
·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鉴定 | 第17-18页 |
·原生质体产量测定 | 第17页 |
·原生质体活力鉴定 | 第17-18页 |
·原生质体纯化 | 第18-20页 |
·离心纯化法 | 第18页 |
·流式细胞纯化法 | 第18-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材料 | 第22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主要酶与试剂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材料准备 | 第22页 |
·原生质体制备 | 第22-23页 |
·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测定 | 第23页 |
·原生质体纯化 | 第23页 |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24-30页 |
·玉米胚乳细胞原生质体分离 | 第24-26页 |
·酶浓度组合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 第24-25页 |
·渗透压调节剂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 第25页 |
·质膜稳定剂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 第25-26页 |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 第26页 |
·玉米胚乳原生质体细胞的纯化 | 第26-30页 |
·Ficoll 漂浮法纯化 | 第27页 |
·流式细胞分选纯化 | 第27-3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0-32页 |
·材料选择 | 第30页 |
·实验材料预处理 | 第30页 |
·原生质体分离条件 | 第30-31页 |
·酶选择 | 第30页 |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 第30-31页 |
·原生质体纯化分离 | 第31-3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第二部分 | 第36-6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36-44页 |
·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 | 第36-38页 |
·转基因种植面积 | 第36页 |
·转基因作物性状 | 第36-37页 |
·玉米转基因研究 | 第37-38页 |
·转基因安全问题 | 第38-39页 |
·转基因成份鉴定 | 第39-42页 |
·DNA 水平检测 | 第39-41页 |
·蛋白水平检测 | 第41-42页 |
·研究意义 | 第42-43页 |
·技术路线 | 第43-4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材料 | 第44-45页 |
·检测样本材料 | 第44页 |
·酶与主要生化试剂 | 第44页 |
·培养基 | 第44页 |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引物设计 | 第44-45页 |
·方法 | 第45-48页 |
·玉米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45-46页 |
·PCR 扩增 | 第46页 |
·目的 DNA 片段的回收 | 第46页 |
·连接与转化 | 第46-47页 |
·质粒提取 | 第47页 |
·测序 | 第47-48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48-55页 |
·玉米基因组提取 | 第48页 |
·内源基因检测 | 第48-49页 |
·筛选检测 | 第49页 |
·鉴定检测 | 第49-52页 |
·目的片段回收 | 第52-53页 |
·连接转化 | 第53页 |
·测序 | 第53-5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缩略词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