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0. 导论 | 第11-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与范畴 | 第13-15页 |
·相关文献述评 | 第15-18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5-17页 |
·简单评述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研究范围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创新点 | 第22页 |
·不足 | 第22-23页 |
1. 农民职业范畴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9页 |
·农民身份与职业的定义 | 第23-25页 |
·农民职业类型 | 第25-26页 |
·产业特征与劳动者特征的关系 | 第26页 |
·农民职业变化的驱动因素 | 第26-29页 |
2. 传统农业阶段的农民职业特征 | 第29-34页 |
·传统农业特征 | 第29-30页 |
·传统农业的功能定位 | 第30页 |
·服从于传统农业功能的农民身份与职业特征 | 第30-31页 |
·传统农业发展及农民职业特征:关于定西的案例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3. 现代农业阶段农民职业的新变化 | 第34-45页 |
·现代农业特征 | 第34-36页 |
·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 | 第36-39页 |
·多功能性表现 | 第36-38页 |
·农业功能变化的驱动因素 | 第38-39页 |
·现代农业多功能性的展现与发掘 | 第39-40页 |
·对崇州杨柳隆兴镇农业多功能创新的调研分析 | 第40-43页 |
·隆兴镇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杨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组建背景、动因及发展现状 | 第41-42页 |
·调研的主要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4. 农业多功能与农民职业的实证调查 | 第45-51页 |
·调研主要结果 | 第45-49页 |
·多功能农业模式下的农民身份与职业特征 | 第49-51页 |
5. 农民身份与职业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51-60页 |
·农民身份与职业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51-55页 |
·对农民自身的影响 | 第51-53页 |
·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53页 |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53-54页 |
·生态环境影响 | 第54页 |
·社会影响 | 第54-55页 |
·农民职业变化影响小结 | 第55页 |
·适应和促进农民职业变化的社会经济政策调整 | 第55-60页 |
·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55-56页 |
·产业补贴政策调整 | 第56-57页 |
·教育培训政策调整 | 第57页 |
·科技支撑政策调整 | 第57-58页 |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政策调整 | 第58页 |
·其他政策要求 | 第58-60页 |
6.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0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