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问卷编制及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1-24页 |
| 一、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一)安全感的研究 | 第12-15页 |
|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 | 第15-19页 |
| (三)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研究 | 第19页 |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19-21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21-22页 |
| (二)应用价值 | 第22页 |
| 四、研究构想 | 第22-24页 |
| (一)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理论构想 | 第22-23页 |
| (二)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 第二部分 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问卷的编制 | 第24-40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24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24-26页 |
| (二)研究工具 | 第26-27页 |
| (三)研究程序 | 第27页 |
| (四)统计处理 | 第27页 |
| 三、结果 | 第27-37页 |
| (一)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深度访谈 | 第27页 |
| (二)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开放式问卷 | 第27-28页 |
| (三)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原始问卷 | 第28页 |
| (四)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预测问卷 | 第28-32页 |
| (五)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初试问卷 | 第32-34页 |
| (六)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正式问卷 | 第34-37页 |
| 四、讨论 | 第37-39页 |
| (一)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问卷的结构与维度 | 第37-38页 |
| (二)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第38-39页 |
| 五、结论 | 第39-40页 |
| 第三部分 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问卷的应用 | 第40-60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40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40-41页 |
| (二)研究材料 | 第41页 |
| (三)研究程序 | 第41页 |
| (四)统计处理 | 第41页 |
| 三、结果 | 第41-50页 |
| (一)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总体状况 | 第41-42页 |
| (二)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差异状况 | 第42-50页 |
| (三)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状况 | 第50页 |
| 四、讨论 | 第50-57页 |
| (一)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总体分析 | 第50-52页 |
| (二)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差异分析 | 第52-56页 |
| (三)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57页 |
| 五、结论 | 第57-60页 |
| (一)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总体特征 | 第57页 |
| (二)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差异特点 | 第57-59页 |
| (三)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 第59-60页 |
| 第四部分 总的结论 | 第60-62页 |
| 一、结论 | 第60页 |
| (一)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问卷的编制 | 第60页 |
| (二)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问卷的应用 | 第60页 |
| 二、建议 | 第60-62页 |
| (一)问卷的模型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 | 第60页 |
| (二)问卷的信效度需要进一步验证 | 第60-61页 |
| (三)样本选取需要优化 | 第61页 |
| (四)研究内容需要深化和扩展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附录 | 第67-79页 |
| 附录Ⅰ: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深度访谈提纲 | 第67-68页 |
| 附录Ⅱ: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开放式问卷 | 第68-69页 |
| 附录Ⅲ: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原始问卷 | 第69-72页 |
| 附录Ⅳ: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预测问卷 | 第72-75页 |
| 附录Ⅴ: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初试问卷 | 第75-77页 |
| 附录Ⅵ: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正式问卷 | 第77-79页 |
|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