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 | 第11-12页 |
·国内关于低碳产业的研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案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主要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低碳产业结构基本理论 | 第18-32页 |
·低碳产业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20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低碳产业结构 | 第21-23页 |
·产业与产业结构 | 第21-22页 |
·低碳产业与低碳产业结构 | 第22-23页 |
·低碳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32页 |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第23-24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4-32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发展低碳产业的经验借鉴 | 第32-42页 |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产业的做法 | 第32-36页 |
·英国发展低碳产业的特点 | 第32-33页 |
·美国发展低碳产业的特点 | 第33-35页 |
·日本发展低碳产业的特点 | 第35-36页 |
·国内发展低碳产业的做法 | 第36-39页 |
·江苏发展低碳产业的特点 | 第37页 |
·广东发展低碳产业的特点 | 第37-39页 |
·国内外发展低碳产业的经验借鉴 | 第39-42页 |
·以技术创新推进产业节能 | 第39-40页 |
·以准入标准推进产业节能 | 第40页 |
·以经济激励手段推进产业节能 | 第40页 |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河北省低碳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42-67页 |
·河北省能源消耗现状 | 第42-55页 |
·河北省综合能源消耗 | 第42-47页 |
·河北省各设区市单位 GDP 能耗分析 | 第47-51页 |
·河北省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耗情况 | 第51-55页 |
·与全国能耗水平的差距 | 第55-62页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 第55-57页 |
·三次产业能耗及所占比重 | 第57-58页 |
·三次产业单位 GDP 能耗 | 第58-60页 |
·工业分行业总产值能耗 | 第60-62页 |
·河北省污染排放现状 | 第62-67页 |
·二氧化碳排放量 | 第62-65页 |
·河北省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河北省低碳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 第67-74页 |
·河北省产业排放情况 | 第67-69页 |
·三次产业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 | 第67页 |
·工业单位 GDP 二氧化硫排放量 | 第67-68页 |
·三次产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 第68页 |
·工业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 | 第68-69页 |
·河北省产业能耗情况 | 第69-71页 |
·三次产业单位 GDP 能耗 | 第69页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 第69-71页 |
·三次产业人均能源消费量 | 第71页 |
·河北省低碳产业结构评价结果 | 第71-74页 |
第六章 河北省发展低碳产业结构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 第74-84页 |
·河北省低碳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74-79页 |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 第74-75页 |
·第二产业能源强度较高,能源消费量所占比重较大 | 第75页 |
·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所占比重居高不下 | 第75-76页 |
·区市之间能源强度差异大 | 第76-77页 |
·工业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较大但逐年下降 | 第77-78页 |
·二氧化碳排放数量较大 | 第78页 |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数量较高 | 第78-79页 |
·优化河北省低碳产业结构的对策 | 第79-84页 |
·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实现结构节能降耗 | 第79-80页 |
·增加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第80页 |
·加大节能技术创新力度,促进高耗能产业节能降耗 | 第80页 |
·加大对高耗能区市的管制 | 第80-81页 |
·继续完善低碳产业政策,制定准入标准 | 第81页 |
·出台二氧化碳减排标准 | 第81-82页 |
·继续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展排放贸易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8页 |